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 第46章 货币贬值

第46章 货币贬值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陛下,我只能说,不论是颁布律法,还是发现小面额的宝钞,按照如此的频率继续印制宝钞,那都是无法阻止通货膨胀的。”

陆渊说道。“何为通货膨胀?”

朱标问道。“简单来说,便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市场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

“您看,比如现在一贯宝钞能当七百文使用,而到了五年后,一贯宝钞只能折铜钱250文,而洪武二十八年的一贯宝钞只能折铜钱160文。”

“到了永乐朝,永乐大帝甚至颁布旨意,强制推行宝钞,拒绝使用宝钞者要治罪,甚至全家充军。”

“但这也无法阻止宝钞的没落。”

“到了明宪宗时期,钞一贯不能直钱一文。宝钞掉在了地上,过往的行人甚至看都不看一眼。”

此时,朱元璋脸色已经是一片冰寒,阴沉地甚至要滴出水来,猛地一下拍在玉案之上。他一手指定的宝钞制度,竟然落得一地鸡毛,他又如何不怒?“老四,看来永乐大帝也没法阻止这宝钞没落啊。”

朱标难得地揶揄一句。朱棣一惊,下意识看了一眼老朱,他可不想屁股继续开花。“大哥,这也不能怪我,你看茹尚书也没办法不是。”

朱棣压低声音道。便听陆渊继续说道:“陛下,您在位期间一共进行了十三次北伐。”

朱元璋便是浑身一震:“这些北元余孽竟然如此难缠,咱竟然北伐了十三次才灭了他们?”

“并非如此,而永乐大帝嘛,也是进行了5次北征。”

“你们每次北伐,那可都是大量印制大明宝钞,用作军饷,这打得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啊!过量印制宝钞便是掠夺民财!”

陆渊轻声说道。朱棣目光死死盯着陆渊,这家伙肯定成心的,就怕老头子想不起自己!你给我等着!朱元璋的眉头深深皱起,他没有空管什么永乐大帝:“咱印制大明宝钞,那都是用作官员俸禄,以及粮草物资的采买,又如何说是花百姓的血汗钱,掠夺民财!?”

老朱原本最是体恤百姓,这才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但如今陆渊说大明宝钞掠夺民财,这他就不能忍了。“陛下且听我继续说,大明宝钞的问题主要有几点。”

陆渊继续道。“其一是,大明宝钞只发不收,既不分界,也不回收旧钞。这就导致市场上流通的纸币越来越多,宝钞泛滥成灾。”

“这有什么问题,一贯宝钞当做一贯钱使用就是,为何会贬值?”

朱棣十分不解。陆渊也是无语,大明宝钞原本是没问题,就是你和老朱两个战争狂,疯狂印制宝钞,这才导致宝钞直接不如草纸!“我之前说了,通货膨胀便是因为市面上的钱币远远超过需要的数量。”

陆渊说道。朱棣依然一知半解,老朱却是若有所思。“另外一点便是大量的大明宝钞来自陛下的赏赐,陛下一年赏赐的宝钞总额能达到多少?”

陆渊问道。“这咱哪里知道?”

老朱瞪着眼睛。他认为国库没钱,那便拿宝钞赏赐就是了,反正是白印出来的,几乎不要成本,哪里想那么多。“咳,儿臣见过宝钞提举司的记录,昨岁父皇赏赐给官员百姓,以及外国使节的大明宝钞总额达到了8000万贯。”

朱标说道。“啥?咱花了那么多钱!”

朱元璋此时是真肉疼了。之前他根本没把宝钞当钱,那是当纸在用,但经过陆渊的讲述,他也明白没有那么简单。此时,大明岁入才不过1500万贯,而他送钱送出了五年多的岁入。这下他肉疼的脸都抽了。“而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朝廷并没有准备‘保证金’,也就是宝钞光发不换,百姓拿着钱能换宝钞,而拿着宝钞却是无法在朝廷兑换等额的铜钱或是银两,如此一来,百姓对于宝钞自然就不信任。”

“长此以往,乃是动摇国本,削减国运啊!”

“长此以往,乃是动摇国本,削减国运啊!”

轰!朱标和朱棣瞪大眼睛,他们都没想到陆渊竟然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来。而朱元璋双手抓住御案,因为太过用力,而导致双手青筋暴起,剧烈的喘息,更是说明这位帝王的心情难以平复。“你继续说!”

朱元璋双眼狠狠的盯着陆渊。“首先,我要说明一下通货膨胀的原因。”

陆渊走到朱棣面前:“请燕王殿下拿出一些宝钞。”

朱棣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拿了一叠出来。这些宝钞长一尺,宽六寸,几乎有A4纸那么大,可以说是华夏面积最大的纸币了。加上这宝钞以桑皮纸为材料,又硬又韧,携带十分不方便。陆渊略微一看,竟然都是一贯面额的,足有上百贯,果然明朝的王爷最舒服,躺着舒服过一辈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