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失败的穿越客 > 0011文房四宝

0011文房四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黄二柱子在上清宫土匪山寨的生活,开始了!

晚上住的是大通铺,靠墙用木板打造的一长排床铺,连在一起睡觉也在一起,以前二十几个山寨喽啰山寨老大白额虎和钱粮师爷老秀才,特殊情况有单独的房子居住,其余都是住宿在一起。

早上天不亮,估计距离天明还有一个多小时,山寨功夫较好的架梁银枪太保徐大个子,就吆喝大家一起去练武术了。

上清宫大殿前的平地上,三十几个人中,像年纪大了的老秀才、林老汉起来后扭扭腰摔摔手,围着大殿转转看看,其余二十几个人,有拿长矛的,有用竹子和木棒的,跟着山寨架梁银枪太保徐大个子学习长枪术。

枪和矛一样,是古代战场上使用最广的长形刺兵,後汉已有载录,但是刀刃锐长,还未脱离矛头形式。因为长矛使用不便,晋代开始逐渐流行用枪,当时所用的青铜矛头,体制也较以前略小,已与後世的铁枪头相类了。唐代善枪者甚多,《五代史·王彦章传》说:“彦章为人饶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铁枪,骑而驰突,奋疾如飞,而他人莫能举也,军中号王铁枪。宋代以後,矛在基本上就被枪所代替了。

徐大个子带领喽啰们训练的是江湖上流传下来的追魂十三枪,套路中有十三种枪法,故名为十三枪。擅长于刺,挑,劈,扎的反复运用。十三枪同时也是武士在比武场上的较量兵器。历史上就有岳飞枪挑小梁王的英雄事迹。常见的动作有,拦拿扎,刺枪,云枪,绞枪,点枪。

拦枪、拿枪、扎枪、刺枪,云枪,绞枪,点枪是追魂十三枪的主要特点;其结构完整,框架独特,其中扎枪的动作有十三式,故名十三枪。枪在武术器械中属长器械,在古代兵器中被誉为“百兵之王”。枪是诸兵器中较难练的一种器械,特别是练入妙境极难。

练武之人常说“年刀,月棍,一辈子枪”,说明了练枪的难度。

舞枪弄棒一个多小时,天大亮了,老秀才及时来到大殿前的平地前,站到大殿的台阶上,安排今天白天到晚上上清宫山沟外边的明暗两路岗哨,两班倒换一轮两个时辰,下班接上班,下班不到上班不许走;两路下山采买探路的探马梁,其余昨天干啥今天继续。

最后来一句:“所有人都要用心干活,一会我要安排人督查,干不好家法侍候。二柱子,我这里有急事,跟我走。”

开始,黄二柱子以为要自己给老秀才做督查,到老秀才住的地方才知道,是让他写字的。

“来来来,二柱子,写几个字我看看。”

写毛笔字黄二柱子还能凑合,写不好;想写出来大明朝严嵩、董其昌那样的毛笔字不能够,但是,六十年代出生的黄二柱子,还真正地练过几年毛笔字,写过十年大字报,大小字都写过,写不老好不怯场。

老秀才拿出一张宣纸,一块徽墨,一只湖笔,一只歙砚。

“来来,二柱子,认得这几样东西吗?”

“认识呀,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呀?”

“哈哈哈,年轻人,肤浅了,我这是宣纸、徽墨、湖笔、歙砚!真正的文房四宝。”

精神旺盛,谈性上头、滔滔不绝地讲起文房四宝的由来、产地、质地、配套设施等等等等!

文房四宝是旧时对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统称。文房谓书房,北宋苏易简著《文房四谱》,一名《文房四宝谱》,叙述这四种文具的品类和故实等。”

《辞海》说法的模糊之处在于:“一名《文房四宝谱》”的作者是谁?是另有他人?还是苏易简(958—997年)本人?如果是苏本人,那么“文房四宝”一辞就当是苏易简提出的。但像《丛书集成》等收录苏易简著作的各种文献中,皆以《文房四谱》为书名,而未见注明《文房四宝谱》作者为苏易简者。

也就是说,“文房四宝”一辞与苏易简的著作名称,并无直接的原词转用关系。苏易简不是“文房四宝”一辞的直接发明者,这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为苏易简《文房四谱》一书做提要时有所记载:“《宋史》本传但称文房四谱,与此本同。尤袤《遂初堂书目》作《文房四宝谱》,又有《续文房四宝谱》。考洪迈《歙砚说跋》,称揭苏氏文房谱於四宝堂,当由是而俗呼四宝,因增入书名,后来病其不雅,又改题耳。”

《四库》提到的洪迈(1123-1202年)和尤袤(1127-1194年)生卒年代相近,但都晚于苏易简,二者与“文房四宝”一辞似乎都有关系。其中《四库》在为洪迈题跋《歙砚说》等书目的提要中,更详细地谈到了上述“揭苏氏文房谱於四宝堂”的人,是洪迈的哥哥洪适(1117-1184年)。

换言之,《四库》是说苏易简原著《文房四谱》本无他名,是因为洪适曾经把它揭示于徽州的四宝堂,才有人用“四宝”这种俗称称它为《文房四宝谱》的。因此,同为一个时期的尤袤在做《遂初堂书目》时,这才把俗称的《文房四宝谱》等收录了进来,也未可知。然而问题到这里并没有解决,因为实际上,在比洪适早出生一百多年的苏易简生活的北宋时期,社会上已在普遍使用“文房四宝”一辞了。

如诗人梅尧臣(1002—1060年)早就写有“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爱君与予”的诗句。

由此可见,“文房四宝”一辞的来源,尽管与苏易简著作名称没有直接关系,《四库》所记得名于洪适的说法也经不起年代差的考实,但至少在北宋时期,社会上已广泛使用了这一词汇,当无问题。

到再晚一些的南宋初年,陆游(1125—1210年),甚至还把“文房四宝”叫做“文房四士”:“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但是不知为什么,被陆游入题入诗、称之颂之的“文房四士”一辞,却没有像“文房四宝”那样流行并流传下来。这大概与后者出现和使用的年代较早,更传神地表达了纸、墨、笔、砚在书房中的地位,已被社会广泛接受的缘故有关。笔、墨、纸、砚在宋代已成为书房中最重要的书写绘画用具,有考古学上发现也可作证。如在福建省福州市茶园山发现的南宋许峻墓中,就发现了整套“文房四宝”用品被随葬的现象。

再如河北张家口辽代张文藻家族壁画墓的壁画中,也有不止一幅迄今所见最早将笔、墨、纸、砚同绘于一处的“文房四宝”图画。其中7号墓“童嬉图”壁画中,有四童子藏于后面嬉戏的柜子,发掘者认为是食盒,但有研究者认为,应当是文房用具,可放置纸张、画轴、书札等。

这幅画的墓主人张文藻卒于辽代咸雍十年(1074年),与苏易简、梅尧臣等人生活的年代甚为相近。这些无不说明,如果笔、墨、纸、砚不是经历时代的积淀,逐步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实用基础,那么“文房四宝”一辞是不会在宋代终成专门用语的。说起来,“文房四宝”中的“四宝”谱系还有据可考,但作为书写、读书等专用处所的“文房”的起源,却实难考实得多。

像唐代杜牧《奉和门下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诗》中所言“彤弓随武库,金印逐文房”,已是我们迄今能看到的比较早的“文房”用辞了。因此说“文房”一辞于唐代就已出现,或者还可能更早一些到南北朝时期,当不至于引起太大异议。

在破桌子前站着,已近腰酸背痛腿抽筋的黄二柱子,看老秀才讲地惊心动魄、口干舌燥、嘴角白沫、摇头晃脑,赶紧去把烧茶的东西准备齐全。

老秀才谈兴正浓,接过茶盏,一口喝干,放下茶盏,道:“再来一盏。”

老秀才连喝三盏茶水,接着说道:“上边是说文房四宝的名称由来,文房四宝的地道产地和传统特色更必须明白。

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宣笔(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县)、宣纸(安徽宣城泾县)、歙砚(安徽徽州歙县)、洮砚(甘肃卓尼县)、端砚(广东肇庆,古称端州)。元代以后,湖笔(浙江湖州)渐兴,宣笔渐衰。

先说说文房四宝第一宝宣纸,纸是古代伟大发明,世上纸的品种虽然以千万计,但“宣纸”仍然是供毛笔书画用的独特的手工纸,宣纸质地柔韧、洁白平滑、色泽耐久、吸水力强,有“纸寿千年”的声誉。

文房四宝中的毛笔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都已经制作和使用书写了。那时笔的名称繁多:吴国叫“不律”,燕国叫“弗”,楚国叫“幸”,秦国叫“笔”。

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笔”就成了定名,一直沿用至今。传说,我们所用的毛笔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大将蒙恬发明的。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蒙括带领兵马在中山地区与楚国交战,需要写战报,发明了毛笔。

墨是文房四宝之一,根据记载墨刑(黥面)、墨绳(木工所用)、墨龟(占卜)也均曾用墨。经过这段漫长的历程,至汉代,终于开始出现了人工墨品。这种墨原料取自松烟,最初是用手捏合而成,后来用模制,墨质坚实。据东汉应劭《汉官仪》记载:“尚书令、仆、丞、郎,月赐愉麋大墨一枚,愉麋小墨一枚。”

愉麋在今陕西省千阳县,靠近终南山,其山古松甚多,用来烧制成墨的烟料,极为有名。从制成烟料到最后完成出品,其中还要经过入胶、和剂、蒸杵等多道工序,并有一个模压成形的过程。墨模的雕刻就是一项重要的工序,也是一个艺术性的创造过程。墨之造型大致有方、长方、圆、椭圆、不规则形等。墨模一般是由正、背、上、下、左、右六块组成,圆形或偶像形墨模则只需四板或二板合成。内置墨剂,合紧锤砸成品。款识大多刻于侧面,以便于重复使用墨模时,容易更换。墨的外表形式多样,可分本色墨、漆衣墨、漱金墨、漆边墨。

砚,也称“砚台”,被古人誉为“文房四宝之首”。最著名的是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的歙砚、甘肃的洮砚,山东鲁砚、江西龙尾砚、山西澄泥砚。

砚台的讲究是:质地细腻、润泽净纯、晶莹平滑、纹理色秀、易发墨而不吸水。有的有乳,有的有眼,有的有带,有的有星,大约产于有山近水之地为佳。如端砚之出于斧柯,浴在江渭端溪之渚坑中。虽同出一地,其石质也有所不同,如有青花、天青者、蕉叶白、鱼脑冻、冰纹金星、罗纹、眉子、红丝、燕子、紫金石、龟石、等。石佳还须工精,砚台的雕工制作早已形成了一门艺术,从取石、就料、开型、出槽、磨平,雕花等都可运其匠心。有的精品砚已不实用,以其名贵只能作古董观赏、珍藏,而舍不得濡水发墨了。砚的名贵,有以石质贵者,有以制作贵者,有以名人用而贵者等等。

砚需常洗,不得与沾染,每发墨必须砚净水新。墨锭则愈古旧愈好,因时间愈久其胶自然消解,但水不能储旧,而必须加新。如恐沾油,洗时可用莲蓬或旧茶叶刷涤。加水以微温为好,切勿以滚水加之,以防爆裂。所以不但应懂得用砚,还应会养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