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回到自己的世界去 > 第六章 进入茫茫的原始丛林

第六章 进入茫茫的原始丛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导游的带队下,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向山里进发。这是一个很小的村落,其实也就是导游和一些农户还住在这里,很多人已经搬到其他地方去了。

他们的目标是村落附近的群山,也不是特别高大,雾气刚从山顶升起,而阳光也散落下来,照在山间小道上,感受着清晨的气息,野外就是有一种独特的香气,使人迷醉和兴奋。据说挖菌菇要乘早,这不,一大片的鸡腿菇长在树荫下,去晚了可不要没有了。教授们也是兴致极高,自己动手比什么都快乐。像松茸,竹荪,羊肚菌,见手青这些都是非常美味的,像有些就显得难寻,猴头菇,鹿茸菇这些就要看运气挖,即便存心想找也不一定能找着。不需要翻遍这附近所有的山,不多会手里的工具就都满了,到山下每个人的手里都是满满的。

满载而归之后又回到院子里。这时节也的确是这一带吃菌菇的最佳季节,一个晚上就能冒出来很多。其他季节也不是没有,量就没有现在这么多了,种类也不一样。像平菇之类的太常见,什么时候都会有。

清洗好的菌菇,配上熏肉,土鸡,又是一顿美味大餐。这其实就是活动之前的一顿开味餐,他们最终的目的地将是一片茫茫丛林,就不一定能享受得到这样的大餐了,即便找到食材,烹饪也是麻烦事。食物的香味还能吸引来一些野兽,可不挺惨的。中午,吃饱喝足的教授们终于收拾停当,带上干粮,重的物资都交给尼尔。导游安排了车辆,他们即刻出发。

途中,一些递田依山而建,竖着看像层层叠叠的盘子放在山的正面,横着看则形成一道道奇特的波浪线,视觉上非常壮观。这也是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山上还有很多人家住着。他们要去的地方是一个山的老窝,有一片连着一片的山群。如果说一座座小山是徒子徒孙,一道道山脉就像一位长者,那么这里的自然保护区就是山的祖宗,浑厚天成的山系形成庞大的原始丛林,山连着山,山叠着山,高大的树木树冠郁郁葱葱遮天蔽日,误入其中人很有可能出不去,变成野人也不一定能活下去的地方。

这里是野生生物的天堂,有很多珍稀植物,也有数不清的动物,他们在大山深处生存了一代又一代。曾经也有很多科考队来过,有的遇险有的失踪,装备也都是很齐全的。在一些密林里,瘴气很严重,林子太密又散发不出去,才会导致毒气的沉淀。教授们也知道其中的危险性,所以事先安排了导游,应该是向导,对当地熟悉的人。主要他们也不是来探险的,安全性第一,也不会过于深入。

到了山脚处的民居,他们向一位农户买了点水果,为在山里补充维生素。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山脚,因为它也是山脉的山顶,穿过这个山顶就要走入茫茫的丛林了。

导游在这里有熟人,以前是个老猎户,现在专门种地种果树,也采摘茶叶,山里长着一种普洱茶,就是教授们早上喝的那种茶叶。他把这位熟人叫上,万一遇到点什么事,他熟悉这一带,能更快的带他们走出山林,还有一方面原因是若是在山中缺食,他会叫人帮他们补充食物还有补水。山里的水源很有可能会携带病毒,有些动物粪便排泄在水里,如果水流不能尽快的稀释,被人误食之后也是会中毒的。

这里也有古道,是人活动比较多的地方,原始森林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来到这里。有关它的传说那是数不胜数,曾经还建立过不同王国,也有不同的少数民族在原始森林里生活。因为这里的资源丰富,养活很多人不成问题。后来建立了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这里的珍稀动植物。

丛林里的一些地带人类的活动轨迹变少了,里面终究是什么情况也没人能说的清。最早的人类遗迹就出现在云省,有上百万年的历史,可见云省的山脉是既适合生活,又吸引人类,又是人迹罕见的奇特地方,才能把遗迹给保存下来多年以后才发现。

路上是不能发现珍稀植物的,所以教授们得往山坡上爬。树荫下容易长一些兰类植物,而有阳光的山坡又会长一些向光性植物,但在这样的密林可能不存在这种界限,在一块地方生活着一种植物群,其他地方又会生活着另外一种,很多会混居在一起。这次他们不采集标本,而是寻找一些植物,看是不是又有新的物种,有些植物绝种之后还有可能会被发现。看到好看的植物,尼尔也会拿起手机拍照。有很多小草一样的植物看着不是很起眼,却能开出非常美丽的花朵。长得也不像牡丹玫瑰那样漂亮的花,也能散发出特别的香味。

向导们主要是辨别方向,确认山系,当然他们也会寻找一些野生的人参,运气好也是能遇上的。这不就在野草堆里发现了一颗,只是个头还小,做个标记以后长大了也是可以来挖的。

山中黑的比较快,感觉走了没多久,就快要看不见手指了。幸好这座山的山顶有一个临时小屋,是一些茶农搭在这里的,边上也有种植园。有些向阳面的山坡,是比较适合生活的,一些住在山里的人也会在此建立居所,在人类活动比较多的地方发现一些山中民居也是正常的。万一如果是被遗弃的民居,那就得小心,很有可能是发生了什么。他们决定在这里栖息一晚,后面有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就难说了,这么多人找个睡觉的地方都很麻烦。

屋子边上有水源,岩壁上的水通过一条细小的管子往下流,这个水是岩石里渗出来的,在地势更高的山上有些大树的树根部位,如果底下有岩石坑,有的时候会形成水源,那应该就是树木的蓄水作用。虽然有自带的水,但他们为了以后几天考虑,还是先用这里的天然水,把它烧开了饮用。他们每个人身上都背着够几天饮用的水,省着点用也是能坚持一段时间。更何况若是遇到山中的溪流,可用来洗澡。这次为了安全起见,教授们两个人一个帐篷,尼尔还是一个人。

山顶太阳到的早,清晨鸟叫声不断,洗漱过后解决完早餐,教授们又在商量当天的行程。不管怎么说这里整体海拔2千米以上,空气清凉又舒爽,又有迷人的丛林,跟山下的暑热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所以人的精神力都有所提升,每个人都好似干劲满满的。

他们决定去找一个向阳的山坡,并以它为据点开展考察活动,以昨晚栖身的小屋为最近的补水点,这样会方便很多。雾气在大山深处缭绕,好似仙境,可惜的是它又不是一般的山脉,这些仙气也是有毒的。观看了一遍地形,向导们发现有个地方挺合适的,由他们带路,众人穿过一个长满青苔绿野仙踪似的林子,来到一个开阔的山坡前。依靠着山坡,能动手的基本上都为搭建居所出力了。

很快的就搭起一个篷子,篷子四角吊在附近的树上,依着山坡又修理出一块较为平整的地方,长度可以随时整理,宽度不是很宽但足够容下几个人窝身,活动空间还是够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