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夫君宠妾灭妻,我转头嫁权臣 > 第47章 说情

第47章 说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四十七章说情“春棠,找几个得力之人把这些东西打包进箱子里,再找两辆不起眼的车儿装着。夏莲,你去把王瑞叫来。”

很快的,礼物打点好了,车马备齐了,陪房王瑞也来了。王瑞是一个四十岁的汉子,现明面上的职务是主管沈琼芝这边院里的采办和管理下人的事宜,平时看着沉默寡言不起眼,几针扎不出一个屁来。可沈琼芝知道,母亲精心为她挑选的这些陪房奴仆各个都是好的,有什么事都可以信任托付于他们。就像这个王瑞,许多府内沈琼芝不便出面的事,都是他在背后处理,从未出过什么差池。“你把这封信和这些东西,送到城外十字岭那儿的农庄上去,除了庄头其他人都别给。东西交付清了,不要多耽搁,即刻便回。”

"是,太太。"王瑞行了个礼,拿过信离去。不过半日工夫,满载着礼物和一千两银子的马车就到了沈琼芝所说的农庄。这个庄子不算大,田地少,主要是一个小小山头,平日里产出一些市面上不常见的菜蔬果子,还有一点野味。每逢头一茬收获,庄头都会拣好的尖儿送到安国公府上去,给各位主子们吃个新鲜趣儿。这个庄子是安国公府里的产业,现如今由他们那边府里的主母太太赵玉容管着,庄头正是她的心腹。平时她有什么不方便的事,也会来这边处理。庄头得了消息后,忙不迭给自家夫人送信。赵玉容正在廊下看下人们趁着雨天赶鸳鸯彩鸭等家禽玩,见到心腹过来挤眉弄眼,当即会意,起身回了屋。“夫人,这是孙府那边的太太送来的一封信,还有许多东西和一千两现银,我已经让人偷偷送进夫人的私库了。”

庄头轻声道。听到孙府二字,赵玉容本不想接信,可一听到居然还有东西和银子,终究是伸手接了过来。赵玉容不仅性格随和,在府里和所有人相处融洽,上下都喜欢她,治家手腕还相当了得,用雷厉风行来形容也不为过。国公府那么多人那么多产业,她却管得一点烂账都没有,再大的乱子也能处理好。可人无完人,赵玉容最大的缺点便是贪财,为了这个栽了不少跟头,却还是长不了教训。要说人没有不爱财的,可赵玉容对钱财的着迷远远超过了普通人的界限。只要银钱足够,别说是违背良心的事,即便是伤天害理草菅人命,她也会毫不犹豫。沈琼芝之所以会知道这个,是因为上辈子安国公府被抄家的时候,光这个主母夫人就搜出了差不多二十万两银子的赃款。这么多银子,其中大部分都是以极不光彩的手段敛来的。十字岭的庄头为求自保,主动招供,世人才知赵玉容有多么胆大包天,肆意妄为。本就罪证累累的安国公府,又添几笔重罪。钱要花在刀刃上,这些东西和银子送给别人可能是打水漂,可送给这位夫人是绝对不会错的。赵玉容看完了信,原本皱着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面上也带起了笑。不愧是沈家出身的太太,出手就是大方,比孙家那个老婆子要爽利多了。这些东西恰好都是国公府这边近期要采购的,没想到她主动送了过来,管账的赵玉容这边就省下了不少银子。况且,听庄头说东西样样都是顶尖的,到时候还能再多报些花账,老太太老爷他们用着也高兴。加上那一千两现银,不过动动嘴皮子的事,这一趟就赚了近三千两,何乐而不为?赵玉容收了信,对庄头道:“你去把庄子上的菜果拣好的收拾两箱子给孙府送去,再给那位太太回一声,说我知道了。去的时候避着点其他人,别叫人看到。”

“是,夫人,您就放心吧,小的做事向来小心。”

赵玉容满意地笑了笑。庄头走后,赵玉容整理了一下衣服头发,带着丫鬟来到了老国公夫人的房里。老国公夫人正在和几个丫鬟们抹牌玩,见到她来满脸笑容:“你来得正好,这些丫头牌技太臭,还得你来我才玩得痛快。”

赵玉容也不急着说孙府的事,而是陪着婆婆打了几局牌。她故意放水,在关键时刻换牌,让老国公夫人有惊无险地连赢几局,赢走了她好几两银子,乐得开怀大笑。赵玉容故意愁眉苦脸,把牌一推:“不玩了不玩了,再玩下去老本都输尽了。你们这些丫头都得防着点她老人家,别看她年纪大了,脑袋比咱们这样年轻的还灵活百倍,赚你们的钱和玩儿似的,要不怎么都说,姜还是老的辣。”

老国公夫人被这恰到好处的马屁拍得浑身通泰,笑道:“瞧你这小家子气的模样!一个月那么些钱,不过输了几两银子就说这么些话来,我平时疼你还少了?”

赵玉容转嗔为喜:“那也是,老太太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总是想着我。咱们虽是婆媳,却比人家亲母女还亲呢。”

婆媳俩说笑一回,丫鬟们把牌收了,换上香茶与点心来。赵玉容趁着老国公夫人心情好,一边喝茶,一边把话题往孙家那边慢慢儿地引:“听说成哥儿昨儿被家塾里的老先生夸了,说他天性聪颖,将来少不得做个大官儿。”

老国公夫人笑中带叹:“不是我说丧气话,如今咱们这些人家孙辈都是些不成器的,一个不如一个,也就成哥儿好些,将来怕是都要指望他了。”

赵玉容点头:“说来也是奇怪,咱们府里的少爷们一个个也不傻,看着都伶伶俐俐的,也都听话,怎么就读书不行呢?家塾出去这么些人,竟然没有一个考中的。”

老国公夫人果然上了套:“怎么没一个考中的?你忘了,我记得前些年是哪家借读的一个哥儿不但中了秀才,还是第一名,当时被许多人都夸呢。是谁来着?好像是……”赵玉容接上:“哦,那位呀!要是我没记错的话,是孙家的老.二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