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大明:燕王长孙,开局教朱棣起兵 > 第21章 朱棣的一封信

第21章 朱棣的一封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朱棣看着朱瞻壑一笑:“无需担心!”

“虽然魏国公的心思全在朝廷,可他的几个弟弟却是向着我们这边的。”

朱棣紧了紧怀里的朱瞻壑,絮絮叨叨地向他传授着自己所知的朝廷情况。“魏国公徐辉祖,也就是你的大舅爷,一心向着朝廷。可是你的二舅爷徐膺绪和三舅爷徐增寿却都是向着咱们的。”

“所以……此次营救你爹他们的事就要落到他们二人身上。”

接着,朱棣低下头说道:“但是我们不能直接找他们两个去和皇上进言。”

在朱棣的观念之中,等到把自己的三个儿子接回来,那可能就要离战争不远了。以燕王藩一地而对抗整个大明,即便是朱棣这样的枭雄心中也非常的没底。现在的老朱还不知道自己那么猛,只用了四年就把占尽天时地利的朱允炆给干翻了。现在的他还觉得这场战争要打很长时间,即便能赢,也会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所以,要尽快把朱瞻壑培养起来。在必要的时候,让他接自己的班。抱着这样的心态,朱棣继续对朱瞻壑讲解起了如今朝廷里的局势。“朱允炆是被一群文臣教导着长大的。所以此人对武将、勋贵的观感并不是很好。”

“再加上,你的两个舅爷都和咱们的关系非常亲密,所以他们去进言,一定会引起朱允炆的警惕。”

“所以,此事情只能让你的两个舅爷去贿赂那些文臣,然后让那些人去和朱允炆进言。”

在朱棣的怀中,朱瞻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到这里,他已经渐渐明白了!朝廷其内暗流涌动,斗争绝对不会比外面少!别的不说,被朱允炆和文官们排挤的那些勋贵、武将,他们就真的甘心吗?要知道,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开国重臣儿孙、甚至就是开国重臣本人,这天下便是他们一起打下来的。朱元璋在的时候也就罢了。现在没了他,这些人如何甘心屈居文官们之下?所以其中必有天大的矛盾。而这就是燕王府可以利用的地方……朱棣看着朱瞻壑若有所得的样子,不由得欣慰地点了点头。顿觉自己刚刚说的口干舌燥,并未白费。随后,朱棣便拿起桌上的纸笔,接着烛台的亮光,开始奋笔疾书。外面的打铁声杂乱,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思路。挥毫之间,一张白纸上边写满了墨迹!朱棣将信纸吹干,拿给一旁的道衍和尚。“老和尚,帮我看看?”

道衍接过信之后,仔细通读了一遍,随即笑着说道:“王爷周全,无需再增删更易一字。”

“去把这信给王妃送去!让她自己给炽儿他们回一封信,与这封信一同送往京师!”

“叮嘱她,王妃的信在明,直接给炽儿他们送去,可以让朝廷查验!但本王的这封信,一定要暗中交到魏国公的弟弟,徐增寿的手中!并且不得让魏国公本人知道!”

“快去吧!”

“遵命!王爷!”

心腹侍卫领命之后,便一路小跑,快步奔了出去。朱棣看着他的背影,眼中是藏不住的喜悦。只有经历过绝望,才能明白希望的可贵!经历了那么久暗无天日的时光,朱棣终于在今日看到了希望!有了金矿和这个地窖,起兵时的装备问题已经被解决了!而一旦这信上的计划实施成功,炽儿他们三个就会被朝廷放回来,自己也就再也没有后顾之忧!如此,大事可成也!朱棣心中欣喜无比,但他也没忘记,这一切的改变都是谁带来的!低下头头看着自己的大孙子,越看越是喜欢,感觉他虎头虎脑的,还有点憨,和小时候的自己简直太像了!只不过本王小时候可没有壑哥儿这么多鬼点子,朱棣心中暗道,壑哥儿似乎比本王聪明一点。只不过虽然智计频出,但体魄却不怎么样。‘这点倒是不如你爹……’朱棣摩挲着下巴上的胡须:“壑哥儿!听说你最近在跟着府上的武官锻炼身体?”

“嗯?是啊!”

朱瞻壑回过神来答道:“奶奶给我找了一个名叫高铮的教官,这几天都是高武官在教导我。”

“高铮……”朱棣嘴角露出一丝笑容,对此毫不意外。“不错!我和你奶奶提起过此人,是个有本事的,且心思踏实!”

“没想到她竟然记下了!你跟着高铮学,还是可以的!”

朱棣常年带兵征战塞外,对自己手下的兵士自然非常熟悉。高铮原本在燕山左护卫身居正七品总旗职位,后来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便离开了那里,加入了燕王府的亲兵护卫。看朱棣的样子,显然是知道高铮的实情,对他也非常放心。道衍则是在一旁皱了皱眉头,有些不解地问道:“王爷,现在就让长孙殿下开始训练,是否有些不妥?”

老和尚还是有些不解,孩子这么小,若是影响了长身体怎么办?但朱棣却摇了摇头:“不小了!”

“本王七岁的时候,我爹就让我们兄弟七个跟着外面的士兵一起训练!”

“当时本王七岁,跟我们一起训练,年纪最小的是七弟朱榑!当时的他也是三岁……”回忆到这里,朱棣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爹认为我们兄弟七个‘宜习劳’,就让我们穿着麻鞋,裹上缠腿,跟着士兵、到城外远足,十分之七的路骑马,十分之三的路要步行。”

“年纪大了一点之后,更是直接拉到演武场上练习武备……”朱棣的脸上闪过几分怀念。显然,他非常感激那一段艰苦训练的岁月,而事实也证明朱元璋的做法还是非常可以的。共同在一起训练的七个皇子几乎都多多少少有点行军打仗的本领,燕王朱棣、楚王朱桢等人更是尤为突出。道衍和尚在一旁听着朱棣的回忆,不由得露出一丝苦笑。这位太祖皇帝还真是异于常人,连教子的方式都是这么……干脆利落。怀念着当时的情况,朱棣继续开口说道:“当时老五老六还小,那种训练对他二人来说确实非常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