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大明:燕王长孙,开局教朱棣起兵 > 第42章 历史会记得这一天

第42章 历史会记得这一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一时间以密信告知!”

欣喜中的两人没发现,随着张昺说出这句话,张信的脸色愈发难看了几分。他默默捏紧拳头,这两个人就是在老虎屁股上蹭痒痒!万一真让葛诚查出点什么来,那惊怒之下的燕王可能会提前发动!不管准备不足的燕王日后境况会如何,但他们三人在这种突然袭击之下,却是很难保全性命。至于葛诚能顺利打探出消息,并在不惊动燕王的情况下传出来……这种可能性也并非没有,但实在是太小了。并非张信瞧不起葛诚,而是饱经训练的军中细作都很难从燕王府中探秘,更何况是他区区一个文官?这人恐怕把事情想的太过简单了。张信攥了攥拳头,这才猛然发现自己手心已经变的汗津津了。真要拿全家老小的性命,让这个葛诚去赌一把吗?……燕王府东苑,今日风和日丽,晴空朗朗。最近,自从得知了朱高炽他们即将回来的消息,徐氏和韦弦等人就像是换了一个精气神,平日里走路的时候脸上都挂着笑容。朱棣更是夸张,最近经常把朱瞻壑叫道地窖。今天是他好不容易在学堂、朱棣和锻炼身体之间挤出来的空闲时间,用来推进自己设计的“一体式矿筛”进度。相比于别的王府,燕王府大的吓人。虽然现在大部分地方都养上了鸡鸭,但朱瞻壑还是在东苑找了个空旷的广场。按理来说,朱棣用这么大王府是明显的逾制。而且这里还曾是前元东宫。朱元璋的《皇明祖训》中曾有明确规定,“凡诸王宫室,并依已定规格起造,不许犯分”。朱允炆刚登基时,专门为了削藩找茬,就曾以此寻过朱棣的麻烦。但朱棣也有说法,陛下,《皇明祖训》后还紧跟着的一句话。“燕府因元之旧有,若王子、王孙繁盛,小院宫室任从起盖。”

他上书解释道:“谓臣府僭侈,过于各府,此皇考所赐,自臣之国以来二十余年,并不曾一毫增损。所以不同各王府者,盖《祖训录》营缮条云,明言燕因元旧,非臣敢僭越也。”

明初百废待兴,为了节省开销,各藩王府邸都是在别的建筑上改造而成的。朱元璋特批“秦用陕西台治,晋用太原新城,燕用元旧内殿,楚用武昌灵竹寺基,齐用青州益都县治……”换句话说,这王府是朱元璋赐给他的,还在祖训中单独做了说明。这番说辞一出,朱允炆自然没了咒念,就算是言辞再犀利的文臣,也挑不出任何毛病。但同样的,此举也加重了他和大臣们对朱棣的忌惮和不满。须知,作为皇帝的叔叔,住在前朝太子府本身就是一种挑衅,更何况其中还有一段说法。前元时期,元世祖忽必烈有一子嗣名为真金,真金十九岁时,被忽必烈封为燕王。后来,这位真金又被忽必烈立为储君太子,就住在这处东宫。这也就巧了?燕王被立为太子!朱元璋在世时,懿文太子朱标去世,朝中曾盛传朱元璋会在几个年长亲王中选一个立为储君。其中燕王朱棣的能力最强、呼声最大。而且当时就有人搬出了这个旧事,以此造势。当时朱允炆一党也曾胆战心惊,但好在后来朱元璋还是选择了朱允炆。但此事无疑成了朱允炆及其党羽心中的一根刺,虽然后来没能成功针对朱棣,可这根刺还是深深地埋下了……当然,燕王也不是没得到好处。要是王府太小,地下可挖不出空来打造兵甲,用来造反。铛铛铛~就在朱瞻壑胡思乱想的时候,几个工匠也完成了眼前这个长相奇怪装置的组装。世界上第一台一体化金矿石筛选装置,在燕王府的这个小广场上问世了。朱瞻壑觉得,以后的历史书上应该会提到这一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