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不可退出 > 第13章 尔虞我诈

第13章 尔虞我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金紫呈在咖啡厅等达达,提前打开了他传过来的BP(商业计划书)。忽然听到后面不远处,有人提到了“顺途”,还有要在下一轮融资中讲数据故事和抢占运连市场份额之类的敏感信息,并准备把手里的运连数据先抛给投资人试水。  她小心翼翼地向侧后方瞥了一眼,只见一个熟悉的面孔正在对着三个人投入地交谈,主导对话的正是刘肖田的太太,路方方。  当初金紫呈和赵孟周的婚礼举办得非常迷你,不愿大张旗鼓的他们,邀请的更多是至亲朋友和关系最最紧密的同行。他们的共识非常清晰,作为同行,夫妻关系在行业内保持信息隔离比共同做夫妻档“品牌”打造的路径更适合自己,因为信息不对称会获得更多消息,还可以反证重要信息。所以除了极少数的人,行业内的小伙伴们,大多不知道他们的夫妻关系。  而刘肖田和路方方是完全相反的组合,他们崇尚夫妻共同品牌的打造,刘肖田和路方方的结合,完全是产业链上下游整合的典范。刘肖田获得了行业内最年轻VC合伙人的称号,一时间风头无两,彼时丘原资本也在资本市场有着绝对的知名度和X不相上下。路方方曾任职知名的FA机构(财务顾问),作为资方和项目方的中介方,她和刘肖田相识于一个项目的融资,当时的刘肖田还是中等职位,两个人谈了相当一段时间的恋爱但并未转正。  当刘肖田发布正式加入基金管理团队的当天,路方方即刻宣布了两人准备结婚的消息,并退出原有机构,正式创业成立自己的FA公司。公关时间的拿捏绝对是手起刀落,恰到好处,成为了好一段时间的话题。婚礼上,路方方春风得意,以肖太太和路总的双重身份闪耀登场,场面极其盛大,说他们的婚姻将成为《纸牌屋》中的underwood夫妇的模板,并且未来要打造自己的FA品牌,绝不借用裙带关系接刘肖田的投资列表项目。  话音犹在耳边,路方方正坐在金紫呈的侧后方,拉了顺途的三位投资人老股东确认对抗运连的市场策略,以及本轮融资的故事线。丘原资本作为上一轮的领投机构,自然而然,路方方又毫无疑问地打败了市场上前来抢食的一众知名FA机构,拿下了运连本轮的独家财务顾问。  金紫呈坐立不安,站起来也不是,坐下也不是,立刻起身又太过显眼,自觉尴尬不已。达达发给她消息,说自己还有五分钟就到。金紫呈回他,改地方直接上楼去四层的咖啡厅,她现在过去,于是还是决定立刻起身,在和路方方打招呼和土遁之间,选择了后者,顺手把刚听到的消息发给了赵孟周。  路方方看到面前起身熟悉的身影,心中略有所思。  达达见到金紫呈,说自己一小时后得赶紧走。金紫呈看着瘦了不少的达达,问他去了X Capital半年的感受如何?达达说自己什么都没有只剩下了求生欲,每天的时间给自己完全排满,活下去,只要活下去!  此前达达要离开原基金的时候,梦工场是他最后处理的一个项目,凭着包括梦工场在内的几个早期项目,成功的迈入了X的团队。  但此团队非彼团队。  一级市场的竞争极度白热化,X Capital以投资成长期公司为主要标的,因此以丘原资本为代表的双币种基金,在市场上公关的口号都是,第一轮项目找Q Fund(丘原资本),第二轮项目找X Capital,以此类推。不明所以的很多早期项目,于是就首先找了丘原资本,使得X在市场获取项目的时间稍有延迟。X在今年做了铺天盖地的公关,声明X是一家做全阶段的投资机构,从天使轮到上市。为了进一步巩固市场,也发现了同类基金的投资阶段都在前移,因为大家发现,更早的拿到项目,就是有利于更多份额和更强议价力的获得,所以一口气就成立了Angel X(X天使基金),专门用以投资市场上优秀的超早期企业。  也正是得益于这个档口,达达顺利进入了X天使基金,基本满足了他对跳槽机构的品牌要求。但实际进去后,他被折磨的死去活来,重大的精神压力和工作量,像很多把刀,一刀一刀把之前怎么也减不下去的肉上,结结实实地砍掉了不少。但达达也说,他和X的主基金开了几次会,感受到了巨大差异,并问金紫呈,你肯定知道大家都是怎么说的吧?  金紫呈摇摇头假装不知道。  达达苦笑一下,“说我们不算人呗,都说天使基金的团队水准完全和X主基金不是一个档次,中间可能差了二十个丘原,鱼龙混杂。所以我更要活下来,就算上会的项目通过率只有50%我也要活下来,而且未来一年将调整到30%”。  “那也很水啊。”

“谁说不是呢。”

达达给金紫呈科普,天使基金的管理合伙人一共三位,每人一票,其中老大是主基金的Andy,他拥有一票否决权。现在天使和主基金之间的管理完全隔离,相互不干涉,可以说就是一个牌子两套班底,至于未来天使基金是不是能和主基金一样成功,他也不知道。  金紫呈说她刚才碰到了路方方,对方已经接了顺途,她知道路方方看到她了,但她必须当时离开。  达达想了想,说其实自己做FA机构也不是不行,他离开前基金的时候,还考虑过自己募资,但是自己的信用值太低了,根本募不上来,还是来大基金感受下也好,虽然有点边缘。他未来不排除做FA,毕竟从FA转投资人难度王者,从投资人转FA难度青铜。又说你知道Andy自己也投了一家FA机构么?专门在市场上做消费精品类项目。  金紫呈和达达兑了下最近手头的项目,她说自己正在看“面道”和“轻享”两个项目。面道是“水面下”的项目,方便食品类目,新一代的升级版方便面。轻享就是功能性食品,有一定的功效性,益生菌和蛋白棒之类的。但两个都是阶段特别早,即使X天使看早期,从额度上也不太合适,但她想听听达达的想法。  达达当然希望逐浪资本把两个标的都投掉,这样未来六个月的数据就会通过金紫呈有非常客观地追踪,一旦渠道数据增长曲线发力,且品牌在复购和传播等方面也表现优异,X天使就能第一时间搞进去。  但金紫呈最犹豫不定的原因,是她很难说服自己,因为估值都不便宜。面道项目的创始人曾经成功创立过一家公司,最终以2亿的价格卖给了国际消费品知名公司。但是大佬就是大佬,三年后这家国际消费品知名公司转手把他的“亲儿子”卖了5亿。于是他尚在竞业期便着手创业,一方面是憋着一股气,另一方面是确实还想趁年轻做出另一个成功的新品牌,心态上既需要融资又对抗着融资。对于熟悉品牌、供应链、宣传的成熟创业者而言,从零到一并非难事。但碍于竞业条款,便一切由他太太站到台前,等明年竞业期一过就可以正式出市场了。  达达被她说得很心动,说“抓住好的人”比“抓住好的事”重要得多,这种人放到X,差不多随便给点钱也要按住,大差不差,价格不离谱,好像没有不投的理由,如果他一旦出市场,恐怕再也不会有逐浪的份额机会。  金紫呈补充到,问题就在于,报价是未来一年销售额的2倍PE(市盈率估值),这是我接受消费品估值的极限,这不算什么,听说创始人有3000万借款,他把上次卖公司的钱都投到了项目里,还必须算作创始人借款,一旦融资先偿还借款。她打断了想插话的达达,继续说,这个项目其实有个首轮投资人,是他的广告投放商,因为没钱打广告了,就用股份抵了。我看过了他们之间的投资合同,不能算合同吧,one page(一页纸),什么都没有,什么条款都没有,就是XXX用多少钱,买了YYY多少股份,完事。现在这个广告商出来负责融资,不允许后面的投资人谈判,必须按照这张纸,一模一样的签合同。  what the fuck……达达口吐芬芳,这他妈都什么破事儿。他一时不知道该给金紫呈什么建议,面对这种奇葩项目和创始人,说当然不会接受这种条款,但逐浪也许不同,如果公司成长很快,毕竟消费品品牌是风口,大家拱的厉害,你能在接下去的几轮退出,那就还好。  对了,退出利得要分创始团队20%。金紫呈一脸“欣喜”地补充到。  你会怎么做?  不知道,可能是用魔法打败魔法,用流氓干掉流氓!  NICE,让我冷静下!达达说。  金紫呈不给他喘气的机会,接着说“轻享”她觉得有必要投一吧,也顺道和“面道”做个对冲,如果两个都投的话。从人性角度来看,上瘾品——糖、油、咖啡因,是不可提替代的,所以市场能够做到足够大,因此我们才会去看酸辣粉、大辣条、果汁饮料。但是健康的趋势也是主流,至少心理先于生理会有这种需求,那么轻享的褪黑素软糖、益生菌维生素、奇亚籽蛋白棒等,就势必会成为升级需求。现在市面上的都是国外品牌,没有趋势化,但年青一代,比如你我,一定坚信国货当自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一定会率先在消费上得以体现。而且创始人是李遇的朋友,我想把李遇也拉进来。  达达一脸不可思议,Rich李,久仰。  金紫呈问他最近有要上会的项目么?  达达说他还是想带着上次提到过的经纪公司上会?声动梦想,因为综艺节目而独立设置的公司,商务和品牌都不错,除了本轮有点贵,没什么太大毛病。本来要介绍给金紫呈让逐浪助推下,她又没什么兴趣。  金紫呈说你不是私人接了这家公司的fa(财务顾问)么?怎么还要上会X天使?把我的一鱼两吃学得挺深入啊。她劝达达别太费劲,经纪类业务走不长,除非有超级造星能力,艺人矩阵有超强流量或商务,比如刚刚起来的“泛音娱乐”。也许在环境还行的时候努一把上市,其他的没戏。不能退出,是投资人的大忌。  达达知道金紫呈说向来对娱乐圈项目没兴趣,解释道X天使延续X主基金的风格,遵从“赛道逻辑”“布点逻辑”,能占的坑一定都得占上。所以只要文娱赛道还存在,他就有机会去“占坑”,也算初来不久的生存之道吧。  金紫呈不置可否。  *******  赵孟周收到金紫呈听到顺途开始下轮融资策划私报时,正破天荒的被Andy邀请共餐。  如果说X Man都是独狼的话,那么Andy是绝对的狼王。  Andy在X的七年当中,从中层职位一路做到顶级基金的合伙人,绝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他投出了科技、金融、互联网等多个领域的巨头项目,实力是山峰之巅,个人技能又实在“层出不穷”且“花样不断”。为和Eric博弈,他基本上每年都要到市场上放话,让其他双币基金邀请自己做合伙人,也有太多的项目方请他直接进入公司管理层,或者是有LP(有限合伙人)集体出资愿意帮他另立山头。Eric更是技高一筹,知道他要的是什么,便给他什么,有最强的伙伴分享少许利益创造更大的奇迹,一定好于增加一个强劲的对手,因为伙伴虽少但永远不缺敌人。这也是X奇葩的地方,每个人无比独立,但对X的品牌和团队又有着无形但异常执着的守护,所以Andy借着每年Eric给到的台阶,和X几乎永远地绑到了一起。  赵孟周在Andy面前,相当于一滴水和龙卷风,不相遇风平浪静,一旦开始寸草不生。当Andy发出邀请的时候,他就知道,Andy对运连有了想法,但不知道是什么想法,还是出于职业素养的把整个冷链市场和竞争格局盘弄了一翻,整个过程干脆又充分。谈话的结尾,赵孟周隐晦地提出要和Andy一起搞大项目,绑定他这种高级别合伙人,他可以充分让渡自己未来的项目资源。Andy没接茬儿,想充当他马仔的人多不胜数,并不需要同样独行的赵孟周。  转过身不久,果然运连和顺途之战不眠不休。  顺途入侵了运连计算机系统,把数据放给了投资人。在群发邮件的时候,莫名其妙地抄送了X Capital的Andy。收到邮件的Andy哭笑不得,看了邮件列表中,除了自己都是敌方人员,就迅速转给了赵孟周让他一起看笑话。  赵孟周收到了陈光的战书,他人如其名,迅速在运连内部成立了突击小组。陈光收集了众多举报材料,用以举证顺途团队对他们计算机系统的非法侵害。  事实证明,顺途的预谋已经长达半年,线下司机闹事后就双线并行准备线上搞事。顺途的项目组非常隐蔽,研发偷货软件、前端转化、后端运营,整个产销一体化,非法转化运连和其他同类竞品信息高达千万条,造成了重大损失。当然,这是运连的视角。  顺途在第一时间召开了说明会,说没有收到任何公安机关要求的到案通知。但同时,他们也并没有否认窃取数据的事实。而现实中的运连员工,受到了骚扰软件的下单阻挠,更是影响了太多用户的正常工作甚至生活。  陈光下定决心一举通过此次事件把顺途彻底打压。而顺途反应也非常快,迅速找了替罪羊,从“公司行为”直接降到“个人行为”。管理层本就对接替原创始人张一成的徐广不满意,刚好借此机会将他踢出局,因此,顺途的第三任CEO汪海洋正式登场,作为此次数据风波后的幸存者,被一众投资人推到了前台,成为了新一任和陈光正式对垒的人。  汪海洋受访的时候,坦言事情已经解决,根本不像运连指控的那么严重,或者说根本谈不上指控,陈光只是想借此机会打压顺途品牌,搅乱管理层以蚕食他们的市场份额,这也不是运连第一次搞事情。而且宣称,作为这批冷链的头部公司,大家都应以提升行业效率、降低空驶率、开启数据匹配时代为第一需求,相互扒数据早就是公开的秘密,顺途和运连的业务高度相似,良好的恶意的竞争都在所难免。  于是双方嘴战又升级,各方股东和投资人乱做一团。  陈光知道了对方换帅的消息,忽然意识到,他一直期待的,那个历史性的时机,可能比他预想的要来的早一些。他拉出赵孟周和Andy的微信对话框,分别想到了此前和他们各自的谈话,犹豫一番后,还是先发给了赵孟周消息。  赵孟周从陈光那里得知,他准备放弃新一轮的融资,或者说,是放弃对运连主体的融资,因为陈光准备下一盘大棋——在顺途频繁打烂牌的时候并掉他们,而不是弄死他们。  这是对顺途“士、道、术”层面的全面认知及否定,顺途从价值观到方法论充满矛盾,而“人、事、权”又混为一谈。  陈光让赵孟周支持自己,又提前打好招呼,说兄弟,Andy有可能会接任X在运连的董事一职,只是有可能,或者说非常有可能,不会很快,但近在眼前。即使以上艰难但必将实现,你没有选择,必须要支持我,就像从我们认识的第一天那样。  赵孟周感到背后雷起,Andy一旦接替董事,他就相当于失去了运连这个项目。他知道Andy和陈光说了要把自己彻底“搞下去”,当然也知道陈光知道自己知道Andy对他的示意。  看他欲言又止,陈光毫不犹豫地说,来日方长,有你需要我的时候,我也挺你。  事已至此,他选择相信陈光说的来日方长,于是坚定地点了点头,说我当然挺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