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八月桂花遍地开. > 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安丰县城袭扰战的拉幕人是柴仁亭和他的特务队。按照彭伊枫的指示,政治部干事曾见湖和抗敌剧社的锣鼓手小侉子也跟随柴仁亭行动。特务队的队员都是一长一短两枝枪,曾见湖只有一把驳壳枪,小侉子连驳壳枪也没有。但是小侉子夹了一大卷用黄表纸油印的报纸,都是国民革命军天茱山独立旅出版的。那上面除了国民党的一些抗战口号,就是天茱山独立旅新任旅长栗统飞等人信誓旦旦的抗日言论,其实都是虚张声势。这些报纸不仅发到国军的三个建制团队,安丰、梅山两县地方和新四军天茱山抗日游击支队也发,搞得沸沸扬扬,把声势造得很大,好像栗统飞的抗日如何了得。报纸到了天茱山抗日游击支队,基本上成了擦屁股纸。但最近半个月来,彭伊枫严令禁止用栗统飞的报纸擦屁股,并且把独立营、特务队、抗敌剧社和各县大队、区中队的报纸统统收缴上来,一共收了二十多份,交给了曾见湖。彭伊枫要让这些大而无当的报纸派上大用场。临走的时候,彭伊枫特意交代,安丰县城里鬼子有骑兵,如果仗打得顺手,搞几匹马回来,东洋战马行,“满洲国”的马也行。司令员腿不好,骑个毛驴不像样子。柴仁亭说好,如果能搞到,我就多搞几匹回来,支队首长每人发一匹。柴仁亭的最大愿望是炸弹药库。但是安丰县城鬼子只有一个井上中队,加上一个伪警察大队,所有枪支弹药都是随身携带,根本就不知道有没有弹药库。柴仁亭次大的愿望是袭击井上中队。但井上中队三个小队住在三个碉堡里,外围还有“皇协军”的据点,根本不可能接近。柴仁亭想来想去,最后就退而求其次,决定杀人放火。月黑风高,三个小组在安丰清真寺门前会合,拿上武器,在内线的引领下,首先摸到文昌巷里,刺死松冈任命的安丰县汉奸警察局长臧云鹤,此人是“满洲国”汉奸,极其铁杆。刺杀行动进行得很顺利,但是后续工作在小侉子那里出了问题。按照计划,杀掉一个鬼子或者汉奸,就用该鬼子或汉奸的血在报纸上写布告。曾见湖身兼数职,《阵线报》办起来之后他既是编辑又是记者,还负责刻钢板,写这几个字当然不费吹灰之力。写好之后,下一个步骤该小侉子往墙上贴了,岂料小侉子慌里慌张找不到糨糊了,急中生智,用藏云鹤的血当糨糊。黏倒是很黏,但很快就洇成一片,把曾见湖写的字也给洇没了,曾见湖只得重写。他一边写,柴仁亭一边骂,说狗日的小侉子连个糨糊都拿不住,老子还要去杀鬼子的翻译官,你却在这里磨蹭,简直是破坏抗日!小侉子哭丧着脸,也不搭腔,眼看曾见湖就要写好了,他拿什么往墙上贴啊?急得他直想上吊。后来还是特务队的一个班长从伙房里找了半盆稀饭,这个问题才算解决。这半盆稀饭救了小侉子,他再也不敢丢了,直到后来交上了火,他还紧紧地抱着那只铜盆。这次战斗,特务队在安丰县城打得出乎意料的漂亮,日军损失了一名少尉小队长,两名翻译官,军曹以下共六人,“皇协军”警察局长、警备大队长以下汉奸十人亡命。加上隐贤集日军被毙四人、“皇协军”两个中队土崩瓦解,可谓是天茱山区包括国共两党军队自全面抗战爆发以来空前的胜利。除了军事上的胜利,还有政治上的影响巨大。那天曾见湖和小侉子在县城里到处张贴和散发布告,布告上一律用血书写:奉国民革命军天茱山抗日独立旅旅长栗统飞之命,惩处日寇某某汉奸某某某——这些布告的作用以后才渐渐显露出来。后来检讨,这一仗尽管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但还是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问题出在独立营副营长李广正和二连连长冯存满的身上。李广正原先不会看地图,后来在学文化中跟曾见湖结成了对子,三百个字很快就掌握了。这一掌握不要紧,就要大大地炫耀一下,天天给《阵线报》写稿子。今天写个顺口溜,明天写个小快板,无非都是“同志哥加油干,打完鬼子吃干饭”之类,数次遭到曾见湖的退稿。有一天李广正到杜家老楼送稿子,跟曾见湖斗争了一会儿,突然见到曾见湖的桌子上有一张花花绿绿的纸画,这玩意儿他过去见彭伊枫的文件包里有,但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也不敢问。这次就问曾见湖,那是个什么东西?曾见湖说,亏得你还是个指挥员,连地图都不认识,你算什么指挥员?曾见湖言者无心,李广正却放在心上了,缠着曾见湖教他认地图。曾见湖找了一张中国地图,教李广正从图上辨别东西南北,李广正不耐烦地说,我要学的是作战地图,你这玩意儿屁大的地方,把一个国家都装进去了,我看不明白。曾见湖想想也有道理,认作战地图跟学地理还是两回事,便从彭伊枫那里仿制了一张天茱山作战态势图,告诉李广正这是山冈,这是淠史河,那是安丰县城,那是隐贤集。这回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李广正学东西有两个特点,一是爱钻牛角尖,二是钻进牛角尖就拔不出来。有了这个地图,就像拣了个宝贝,走到哪里都带着。平时不打仗的时候,到防区内巡查,蹲在山冈上,也把地图摊开,对照比划,指指点点,俨然一个很有谋略的军事家了。安丰县城袭扰战,独立营担负的是打援任务。这天清晨李广正带领独立营二连跟随霍英山在东河口设伏。隐贤集援敌溃逃到东河口一线之后,霍英山是要将其一网打尽的。他和彭伊枫、李广正三个人各带一部分兵力,在敌人西窜必经的葫芦涧将近一公里长的狭长地带扎了个口袋,溃敌一旦进入,插翅难逃。霍英山给李广正部署的设伏位置在东侧高地上,李广正在图上给霍英山所在的位置标了个“一包”,给彭伊枫所在的位置标了个“二包”,给自己将要展开的山冈标注“三包”——如此,他就俨然是这次战斗的“三号”了。图上和现地对照清楚了,李广正就带着队伍向指定位置开进。二连连长冯存满本来跟李广正就不太团结,两个人打仗都是好手,互相不服气。见他老是举着一张破纸对着太阳比划,冯存满很不以为然。走出一里地的时候,冯存满讽刺他说,别以为会看地图就会打仗了,我不会看地图也照样能打胜仗。李广正说,老冯你不懂,这是作战地图,神奇得很。只要有了这东西,鬼子啥时辰到啥地方,我掐指就能算出来。冯存满说,卵子!我没你那张破裱纸,鬼子啥时辰到啥地方,我也能掐指算出来。说话间就走到了一处岔道。冯存满故意出李广正的洋相,明明该向左,他偏说该向右,而且还递眼色给身边的一排长,一排长也说该向右。李广正本来是清楚的,被冯存满一捣乱,就有些拿不定主意了,便对着太阳比划地图。这个地方山势平缓,小山包看起来大同小异,区别不大,手里也没有个指南针,七比划八比划就迷向了,越比划,越觉得确实该向右。冯存满见李广正上当了,玩笑开大了,就哈哈一笑说,把你那个卵子地图扔了吧,该向左边走。可是李广正已经按照地图认定该向右了,冯存满要向左他当然不干,一个说该向左,一个说该向右,两个人就吵了起来,谁也不让谁。就在这时候,战斗打响了,两人不敢再吵,遂采取分兵的办法,李广正带了一个排向右,冯存满带了一个排向左,屁颠屁颠各自胡乱找了一个山冈展开战斗队形。可此时黄花菜早就凉了,十几个鬼子和一百多个“皇协军”就是从他们身边逃走的。部队回到根据地之后,霍英山把李广正和冯存满都叫到杜家老楼。两个人同去杜家老楼的时候,路上还在吵,到了杜家老楼他们就不吵了,顿时就傻眼了——霍英山披着黄呢子军大衣,像尊铁塔一样站在杜家老楼正房的木板楼梯上,老远见到他们,勃然变色说,好,汉奸来了。警卫排,把这两个通敌的汉奸给我捆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