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学透曾国藩 > 刚强是成大事的关键

刚强是成大事的关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曾国藩语录】尔禀气太清,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余字汝曰劫刚,恐其稍涉柔弱也。【曾国藩轶事】曾国藩虽然是一个文弱书生,却没有把自己造就成一个懦弱不堪的书呆子,也没有把自己混同为封建官场中奴颜媚骨、左右逢缘的掮客。这一切,都取决于他的人生取向和人格设计。他选择了内外双修的成功路径,从自身修养出发,端正人生态度,持身以正,处世以方,同时以扶危救困为旨归,由正己而正人,由治国而治天下。因此在他身上,同时体现了圣人人格和英雄人格两种特征。二者互相补充,臻于完美。“强”字精义,首先在于刚强。刚强并不是表现在对人接物的那种执拗、固守原则,而是指克服人性的弱点,使自己能够立起来。因此古人说,“强”字乃立身之本。人性的弱点,指的正是软弱、贪婪、虚荣、犹豫等足以阻止一个人积极进取的障碍。能做到这一点,谓之自胜。惟有自胜,才能超凡脱俗,不随波逐流,甘于沉默,惟有自胜,才能立志高远,坚定信念,争取成功。由此推之,“强”字乃成就大事的第一关。曾国藩用总结性的口吻说道:“古来英杰,非有一种刚强之气,万不能成大事也。”

从其语气中就可读出,刚强是成大事的关键所在和必备条件,不可缺少。曾国藩的刚强体现在他一生的行事处世上。他严于律己,以圣人为目标,以豪杰为榜样,不甘颓废自弃,克服了许多人性的弱点。豪杰人格的四个特征,在他身上都得到了突出体现。他不仅以“强”字自律,也一直谆谆告诫兄弟子女。他对长子曾纪泽的教导尤其严厉。曾纪泽性格较柔,曾国藩多次训诫,并给他取字名劫刚,加以警示。咸丰十年(1860)十一月,他在家书中写道:泽儿“天分甚高,但少刚劲之气,须用一番苦工夫,切莫把天分自弃了”。同治六年(1867),他专门给曾纪泽写信,教给了他一套变柔为刚的方法:尔禀气太清,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余字汝曰劫刚,恐其稍涉柔弱也。此处所说变柔为刚之法,即指自胜而言。因为志趣高,所以不昧于流俗,不甘于颓废。因为志向远,所以不为个人私欲所困,不局限于个人些许荣辱毁誉,而是着眼于大局,有拯民救世之责任心,有身系天下之使命感。惟有此志趣,方可培养出刚毅之气,方可有宁折不弯之坚韧,劈荆斩棘之勇毅。【智慧解读】“强”字是豪杰人格的基本精神。所谓豪杰,是一种杰出、俊伟的人格形象,是大智大勇之人。力勇过人谓之豪,德智非凡谓之杰。如果说,君子集中反映了恭谦守礼的人格形象,那么,豪杰便表现出胆识超人、直道而行的英雄气概。这种人以天下为己任,敢作敢为,带有雄壮、伟岸的色彩。归纳起来说,豪杰人格是一种英雄气象。君子注重内在的修养,豪杰则侧重外向的济世利民,更强调人格的独立、尊严,更具有刚毅、浩大的品格。历史上,豪杰比君子具有更加强烈的感召力,许多对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作出卓越贡献的杰出人物,在人们心目中都并非君子形象,而是豪杰形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