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学透曾国藩 > 少贪少祸

少贪少祸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曾国藩语录】欲讲“廉”字,须从“俭”字下功夫。用人宜少,官气宜轻,常如教官衙门规模。所出既少,所入自可不苟。【曾国藩轶事】曾国藩养廉之法,全得力于一个“俭”字。他说:“欲崇廉介,必先崇俭朴。”

他在京城为官时,因为所担任的都是文职、清职,没有实权,而俸禄极为微薄,生活非常困难。此时他还要每年向家里寄银两,供九弟曾国荃读书生活。能够坚持下来,全赖俭朴。这一是由于家风,其次是由于宗奉理学,自身修养提高。与他交游的好友如毛昶熙、吴廷栋、何桂珍等,也都以俭朴自励。这使得曾国藩一生都养成了俭朴的生活习惯,也使他得以始终保持廉洁。曾国藩曾经说:“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

他立誓说:“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

认为“儿子若贤,则不靠宦囊亦能自觅衣食;儿子若不肖,则多积一钱,渠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必且大玷家声”。故立志“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留银钱与后人”。在统率湘军作战和当总督时虽财权在握,“未闻其侵吞涓滴自肥或肥其亲族”。而且,有时还将自己的薪饷与廉俸捐资办学。因此,他死后仅有2万两白银的遗产,只及他总督任内一年的养廉银而已。曾国藩虽官至总督,每日吃饭仍以一荤为主,被时人号为“一品宰相”。早餐时仅吃开水泡饭一碗,传至民间,纷纷仿效。解放前南京城里的老百姓,早餐时还是开水泡饭,别人问之,答曰:“此文正公遗规也。”

穿着方面,他所有的衣服不过值300两,平时不穿丝帛。30岁时,曾制青缎马褂一件,家居不轻穿,遇庆典或新年时穿一下,此衣藏之30多年,犹如新衣。家人“平日衣服不准用丝绸”,并且还强调:“衣服不宜多置,尤不宜大镶大缘,过于绚烂。”

即便如此,曾国藩仍对自己不满意。他晋升两江总督时,有人要为他造一艘很华丽的座船。曾国藩立即制止,说他现有座船已经太大了,已有奢侈的嫌疑,人称长江第一船,如果再造大船,与贪渎没有什么区别,因而坚决反对。同治六年(1867)四月,有一个幕僚按照李续宜所用的样式,为曾国藩制作了一把银壶,用来炖人参、燕窝,给他滋补身体。一共用了8两多银子。这件事令曾国藩懊悔不已。他在日记中自责道:今小民皆食草根,官员亦多穷困,而吾居高位骄奢若此,且盗廉俭之虚名,惭愧何地!以后当于此等处痛下针砭。8两银子对于一个贫苦百姓来说,可能是几年的生活费,也是湘军普通士兵几个月的饷银,相比之下,曾国藩似乎不能算是俭朴,也谈不上廉洁。但从他一年的养廉银看,这似乎又算不上什么。更难得的,他时刻将自己的生活与普通百姓相对比,多了一层仁爱之心。湘军发展到后期,由于恃功自傲和欠饷,特别是将领们的贪污腐化,败坏了军风,骚扰百姓的事情不断发生。后来留传的一些记载并不夸张。1864年湘前营的丁勇在青阳骚扰百姓,夺取耕具,抢掳船只,激起民愤。曾国藩下令严惩滋事丁勇,同时将该营将领分别惩处。他在给管理该营营务处的桃锦源的批文中写道:天下滔滔,皆沉迷于“利”字之中,惟赖文武人员有长人之责者,矢清洁于屋漏幽独之地。少取一分,则苏一分民困,亦即挽一分之天心。其情之切,绝非矫饰。但仅凭曾国藩之力,当然无法使人人自廉,晚清吏治仍旧不断腐败下去。曾国藩觉得仅苦口婆心劝诫是不起作用的,因此又在整顿吏治上下了一番苦功。曾国藩在为京官时,就对清廷吏治腐败有清醒的认识。咸丰元年(1851)年前后,他一共上了《应诏陈言疏》、《备陈民间疾苦疏》、《平银价疏》三道奏章,对吏治腐败情况进行了深刻地揭露。他认为各地之所以盗贼纷起,都是官吏贪渎所致。因为官吏层层盘剥,贪官必酷,把良民逼上反抗的道路。但由于人微言轻,他的建议并未引起重视。但曾国藩出任外官后,所到之处,必先整饬吏治,参劾贪劣之员,其中以州县官为多。因州县官吏直接统治百姓,是父母官,这些人贪污受贿,直接扰害百姓,而百姓也很容易发现,所以民愤最大,最易激起民变。咸丰十年(1860)十月,他参革了因借兵差贪污的安徽怀宁县县令莫祥芝,第二年,参革伪造贩木护照逃税牟利的云骑尉左建业。同治元年(1862)三月,又参革了冒领冒销地丁钱粮的代理江西彭泽县知县吕廷楷。同治二年(1863)七月,又参革了贪劣勒索的庐江县知县吴燮和。对那些贪婪的厘金征收官员,更是毫不留情。江西河口同知向绍先侵蚀隐匿厘金,曾国藩于同治元年(1862)五月将其参革。1863年,曾国藩又奏请将江西厘卡中声名最差的黄锐昌、汪丽金、郑重、李万青、潘良梓等人革职。同治三年(1864)二月,他又奏请将借经办江西厘务而徇私舞弊的广东补用直隶州知州万永熙革职,并勒限其将应赔银钱如数缴清,而后饬令回籍。曾国藩同治八年(1869)二月调任直隶总督,就以练兵和整饬吏治为“直隶最大之政”。到任后,连烧三把火。一下子参劾贪劣不堪的玉田知县许春田等11人,同时,又表彰廉洁严明的大名知府李朝仪等10名贤官,以示惩恶扬善,赏罚分明。经过整顿,直隶吏治大有好转,治河工程也卓有成效。【智慧解读】人与欲望之间,是一场没有硝烟永不会结束的战争,不是人将欲望压制,就是欲望将人奴役,当欲望泛滥之时,即使那念头堂而皇之,也禁不住它将人拉入堕落的深渊。钱不是罪恶的根源,向往富足的生活也无可厚非,我们之中又有谁不希望自己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呢?但这种欲望应该有个限度,你不能得陇望蜀,一山望着一山高,心里就只装着“金钱”二字,这未免太过贪婪。亦如小仲马在《茶花女》中说的那样:“钱财是好奴仆、坏主人。”

如果把金钱视为奴仆,有也可以、没有亦可,多也可以、少也可以,人就会活得非常轻松自在;可是如果被金钱所奴役,明明已经衣食无忧,却仍不知满足、欲壑难填,就永远也得不到满足的快乐。其实钱这个东西,只有在使用时才会产生它的价值,假如放着不用,它就根本毫无意义可言。如果看不明白这一点,一股脑地钻进钱眼里,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人生卖给了金钱,从此一切以它马首是瞻,其他尽可抛弃,那么到了最后,我们或许就要抱着钞票孤独终老了。对于真正享受生活的人来说,任何不需要的东西都是多余的,他们不会让自己去背负这样一个沉重的包袱。而我们,如果想要活得健康一点儿、自在一点儿,任何多余的东西也都必须舍弃。金钱对某些人来说,可能很重要,但对于懂生活的人来说,一点也不重要,因为它不可能买到世间的一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