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学透曾国藩 >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曾国藩语录】夜思近日之失,由于心太弦紧,无舒和之意。以后作人,当得一“松字诀”。是夜,睡昧甚适,亦略得“松”字意味。【曾国藩轶事】1859年,曾国藩奉命统筹全局,负责统一指挥围剿太平军的事宜。此时他重新出山仅一年,事务烦杂,他又不敢放松,以免失误。即使如此,还是发生了三河镇惨败,李续宾所部湘军百战精锐6000人全军覆没,曾国藩之弟曾国华也在是役中战死。此役对湘军是一极大打击。经过一番休整,曾国藩重新振作,与胡林翼悉心筹划,于这年十月份,制定了一套分四路进攻太平军的方案,曾国藩亲率第一路,由宿松、石碑进取重镇安庆。此后,曾国藩随军从建昌大营出发,前往安徽境内。每日早起晚睡,行军四五十里。一般士兵尚无所谓,曾国藩一介书生,体质又不好,颇感劳顿。他一个人还要筹划全军的用人、筹饷、军械、作战等各项事务,心情一直很紧张,甚至长时间失眠,影响了身体健康。十一月二日,曾国藩随军行走40里,到天门扎营。忙完了一天事务,他抽空温习《诗经》,在诵读过程中,渐渐体悟到一种闲适的味道,心情顿觉舒畅。经过一番反思,他觉得这些天太过紧张,以后做人办事,适当的时候,要放松自己,松弛紧张的神经,调整沉闷的情绪,减轻精神和身体的负担。在这方面,曾国藩用的是“暇字诀”,忙里偷闲,放松不求时间多,而求质量高,不在休息中,而在办事中。曾国藩在与朋友、部下的谈话和书信中,经常说一些笑话,既缓和了气氛,也调整了情绪,同时寓乐于办事之中。他每天坚持写字、读书,转移下注意力,既能陶冶性情,又可使神经情绪得到放松。另一方面,他汲取道家学说精华,使自己保持恬淡闲适的胸怀,凡事向宽处想,不为某种事而纠缠不已。从心态上进行放松,这是“松”的最高境界。曾国藩一生勤勉,做学问则持之以恒,始终如一,做事则事无巨细,必定躬亲,学诸葛亮的风格,因此他的操劳和付出远多于旁人。他所办之事是扭转危局的大事,其紧张程度非常人可知。然而曾国藩不仅能坚持下来,还卓有成效,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得力于这个“松”字。【智慧解读】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这是中国人很早就总结出来的办事方略。对于办大事的人来说,他们往往面对空前的危机、复杂的变局,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惨败。而一个人的经历总是有限的,让一个人或几个人承担一切,即使是罗汉也能压弯了腰。在此情况下,就要有轻重缓急,有分寸,有节奏,一张一弛。有时需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丝毫疏忽不得,有时则要好好地放松自己,养精蓄锐。然而,要达到放松的效果,并非什么事都不做就可以了,这种消极的放松,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有些人把纵情玩乐、蒙头大睡当作放松,实际是不明智的。因为如果夜间睡眠充足,再睡等于浪费时间,而且也会导致人头脑混沌,精力不集中。纵情玩乐,会使神经更加紧张,反而收不到放松的效果,还容易像暴饮暴食那样,对人的身体、精神状态产生危害。要从根本上达到“松”的效果,必须在心态上有根本调整。有些人每天工作效率很低,却经常喊忙。其实他并非真忙,但他为什么觉得忙呢?因为他心里忙,为了一件事,他整天心都放不下,甚至吃饭、睡觉也不能安生,即使什么都不做,也感到忙碌、紧张。对某些事太过于在意,就会高估其重要性,往往会付出过多的精力和时间。这是太过执著之故。其实这个时候,我们不妨把一些事情看淡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