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摊牌了我签到成了崇祯皇帝 > 第36章 阎应元

第36章 阎应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一眼看到阎应元,朱由检是失望的,这个家伙赤着脚,裤腿卷了起来,身上的衣袍也脏兮兮的,脸上甚至还有一些泥,显然刚刚是在河滩上沾染的。“不知道大人唤下吏有什么事情。”

阎应元向江阴县令行礼问道。“这位是天津巡抚大人,护送陛下南下,他想要……他身边的这位公子想要见你。”

江阴县令说道。阎应元慌忙行礼,朱由检打量着阎应元,此人皮肤黝黑,应该是常年在外暴晒的缘故,再想着其工房主事的职务,单单是看这肤色,应该就是在工房主事上很称职了。一个县衙,县老太爷下面还有着相当于六部的六房,分别是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形若一个小朝廷。只是和六房主事不是称尚书,而是称为典吏。第一眼失望,第二次打量便是觉得此人不愧是阎应元了,单单是这样子,便可知道其是干吏了。“你便是阎应元?”

朱由检询问道。“是下吏。”

阎应元也回答道。朱由检直接说道:“你有功名在身否?担任典吏多少年?”

阎应元回答道:“有举人功名,担任典吏七年。”

朱由检好歹也是晓得,宋明清三代,做官都是要有功名在身的,能不能当大官,也是要看功名的,比如阎应元这样的举人出身,断然是没有办法做到六部尚书这样的高官的。当然也有举人出身做大官的,但从科举诞生开始,这样的人都屈指可数。“尚可。有干吏之风。”

朱由检点头称赞道。阎应元莫名其妙,倒是江阴县令林之骥目光打量着冯元飚和崔战,似乎隐隐猜到了什么,压住心中激动,插了一句话说道:“阎典吏在百姓里面有贤名,他带领百姓修桥铺路,修缮水渠,建造长江码头,这七年里面,做了不少的实事。单单是修缮江阴县内的水渠,便让江阴县的粮产增加了不少,让赋税多了两三成,这样的干吏,实属少见了。”

被林之骥这么一说,阎应元都很不好意思了,显然林之骥有一些夸大的嫌疑。朱由检在意的可不是阎应元做过的这些工房典吏应该做的事情,而是问了一句莫名其妙的事情:“读过兵书吗?”

阎应元如实回答:“读过一些。天下动乱,流贼、鞑虏两大祸患,导致民不聊生,国家屡屡遭受苦难,虽然是举人,却也想着有一日能领兵扫荡鞑虏,剿灭闯贼。”

“好,拳拳报国之心,难得啊。冯大人,此人居于一个江阴工房典吏太过于屈才了,你就将其带在身边,去往南京吧。”

朱由检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