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大明世祖 > 第四十三章试炮

第四十三章试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高杰出兵郧阳府的时候,朱谊汐就通过孙长舟,获知了这个消息。  就连罗汝才被杀,张献忠攻占武昌,他也知晓了一些。  潼关内外的消息,也终于通了些许。  南方如今三大贼,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左良玉,自西向东,张献忠正好夹在中间,不上不下。  “张献忠,何时去了四川了?”

朱谊汐记不清具体时间了,但对于张献忠所谓的屠川,倒是印象深刻。  在他的谋划中,四川可是他的地盘,岂能被占?  “不对,襄阳一带目前是李自成盘踞,除非老李动了,不然张献忠绝不敢挪动一步。”

朱谊汐思量起来:“也就是说,只有李自成入潼关,没了绊脚石,他张献忠才敢入川。”

这样一想,他心中大定。  于是,这些时日,他一点在防疫大营中,教书写字,嘘寒问暖,撒发酒肉,很是拉拢了兵卒的好感。  另一边,他让王徴专司火炮,造就大量的火炮,如弗朗机炮、虎蹲炮等,月造数十,装备火车营。  而私底下,他则让匠人们,打造燧发枪,并且,将燧发枪上,安装插刀。  如此一来,本来燧发枪就比较长,达到了四尺,如今添了一尺长的短刀,已经达到五尺。  这样,足以充当长枪使用了。  对于两千防疫营,一开始就是用长枪练习,就是为燧发枪做准备,只要六月中旬,燧发枪定制完毕,就可以列装了。  整个五月,过得格外的充足。  而就在这末尾,竟然来了意外之喜。  “你是说,龙首原,有数千的精壮劳力?”

朱谊汐看着孙长舟,颇有些惊诧。  “没错,都是上好的精壮劳力。”

孙长舟忙不迭地献上计策:“听说总督大人准备东出潼关,这些壮力,不消半个月,就能成为敢死之士。”

“听说当年的戚继光,戚大帅,就是用了义乌的矿丁,所以才打得倭寇溃不成军。”

“你也知道戚大帅!”

朱谊汐诧异,随即摆摆手道:“龙首原那里,情况复杂,恐怕总督大人,有心无力。”

这都不用想,要是能做,孙传庭还要三户出一兵,强制拉人吗?显然其更加困难。  “这应该清田与这个不相上下吧!”

孙长舟疑惑道。  “一下就足以民怨沸腾了,再来一下,指不定他们就跟闯贼里应外合了。”

朱谊汐笑了笑。  话虽这样说,但他心中还是再次记住了这个地方——龙首原。  等到迫不得已时,这里就是他最佳的兵源。  没错,他对于孙传庭出潼关而一战的想法,绝不支持,也不认为秦军会胜利。  首先在兵力上,李自成兵力规模达到了三十万,其中又杀了罗汝才、贺一龙、袁时中等头领,吞并其精锐精锐。  保守估计,征战数年的老贼,就有五万之巨。  而秦军,去年桃园一战精锐尽丧,新兵练了大半年,怎么打?  而更让朱谊汐担忧的是,秦军因为孙传庭,只是勉强凝成,将领之间矛盾颇深,无法像李自成那样,团结一致。  深入秦军数月,朱谊汐更是明白,秦军将领流贼出身较多,朝秦暮楚,已经成为了习惯,说白了,就没有必死的决心。  这种情况下,守都困难,打就只能去送死。  六月一日,朱谊汐请来孙传庭,前来见证试炮。  孙传庭很是乐意,他也想看看红衣大炮的威力。  “此两门红衣大炮,皆重三千斤,耗费一月时间,才堪堪铸成。”

朱谊汐亲切的介绍着。  孙传庭一听,就走近看着。  两门红衣大炮,被炮车架着,缓缓地推攘而来,每门须用到十来人。  炮身一丈来长,炮口黑黝黝,极为深邃,其背部也呈黑色,仿若铁一般。  “不对,这就是铁!”

孙传庭惊诧道:“你们为何不用铜料?就算是为了省钱,也不能用铁料啊?这是在害命,知道吗?”

说着,孙传庭语气凌厉起来。  “督宪息怒!”

朱谊汐忙解释道:“这铁炮,用的是新法子,已经经过试炮,与寻常的铜炮并无二样。”

“是吗?”

孙传庭将信将疑。  不过,对于朱谊汐还是有些信任的,他勉强坐下,从远处观望。  而在火炮这边,几十名被王徴教导过的火炮手,则已经像模像样地开始操作了。  擦拭炮管,瞄准,拉出炮弹,塞入,点火……  而在远处,二里外,两座破旧的草房,就是这次的目标。  王徴则坐在一旁,也颇为紧张。  到底是做过官的,孙传庭对其颇为尊重:“王公辛劳了,红衣大炮,制之不易。”

“哪里话,我一大把年纪,还能为朝廷效力,也是值得。”

王徴摇摇头,颇为振奋道:“实学救国,此乃吾生抱负。”

听其言,孙传庭越发的尊敬,然后就等待着火炮发射。  “点火——”朱谊汐挥舞着旗帜,大喊道。  很快,炮手就点火,随着两声炮响。  两颗巨大的铁弹,随着巨大的硫磺味烟雾的出现,迫不及待地飞入空中,划破天际。  眨眼间的功夫,两座预设好的草房,就毁于一旦,不复存在。  练习多时,极为顺利。  “好——”孙传庭站起,喊了一声,然后开心道:“此炮,不逊于京城的那十一门铜炮了。”

“看来,铁炮,大有可为啊!”

随即,他又想起什么,沉声道:“王公,景明,建奴那边火炮犀利,这等法子,可得严防死守,不得泄露。”

“属下明白!”

朱谊汐忙道:“我已经做好保密,绝不会泄露。”

“红衣大炮铸成,可谓是万人敌了。”

孙传庭点点头,然后道:“红衣大炮,应该放置在哪呢?西安城?”

“督宪,应该放在潼关。”

朱谊汐满脸认真道。  “潼关?”

孙传庭疑惑:“那里已然是天险,红衣大炮,是否有画蛇添足?”

“督宪,潼关不保,西安城自然也就保不住了。”

朱谊汐诚恳道:“况且,您东出潼关,潼关就是秦军的后背,再怎么坚固,也是应该的。”

想了想,孙传庭认真道:“你说的没错,是应该放在潼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