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工业教父 > 第42章 位置调换

第42章 位置调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一听说。倒也不是胡杨故意瞒他们,文章中的确没有提到起诉的事情。加贺水电站起诉久林这件事……是胡杨猜的。当然也不是乱猜,是有客观的事实依据作为参考的。日本在战后高速发展,不仅完成战后复兴,还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从六十年代起,日本经济就开始长达30年的高速增长,被很多媒体冠以“奇迹”之称。后世对这个国家二十世纪后半夜的发展做出了总结。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战后坚决实行的民主化改革。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全面学习美国的经济模式。胡杨的猜测就是基于日本高仿美国的经济模式。对此时的国人来说,这种来自“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模式,还是非常陌生的。所以即便是想罗鹏程这样的领导,也会产生思维局限的问题。日本的水电站并不是国有,而是属于各个电力公司。公司首先要保证的法人和股东的利益。遇到发电机组因技术和材料问题导致停车事故,加贺水电站方面是一定会向久林公司追偿的。而起诉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既然能够登上杂志,那就说明整件事都已经结束。那么也就是说,久林公司一定做出了足够的赔偿。日方代表由别过头小声讨论,胡杨也没催促,老神在在的等着他们。不过在另一边,几位领导显然没有那么好的耐心。给胡杨递了半天眼色没有收到回应,于四海直接说道:“小胡,要注意国际影响。”

这个时候还是自己的领导最靠谱,罗鹏程说道:“都是企业行为能有什么影响。不过小胡啊,你到底是要做什么?”

胡杨很随意的回答道:“就是谈谈谈看。谈成了占他们点便宜,谈不成就还是免费维修呗。”

罗鹏程问:“有把握吗?”

胡杨说道:“那要看领导给不给我撑腰了。”

就在这时,日方代表好像结束了讨论。川岛辉说道:“关于加贺水电站,那是日本国内的经纠纷。无论过程还是结果都不适用于久林公司与李家口水电站的关系。”

胡杨认同的点了点头:“这么短时间就能想出应对,你的确要比三隅更优秀。你的话我认同,日本国地方法院的判决结果,当然不适用于跨国经济纠纷。所以我们的确拿你们久林公司没有什么办法。”

川岛辉愣了:“啊?”

就这么就认同了?他还准备大段腹稿,准备从几个方面阐述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法的等等问题,怎么就这么认了呢?不光日本人懵,中方领导也都不理解。刚刚还说要跟人要赔偿,怎么转过头来就认了怂。胡杨自顾自的继续说道:“所以我要说的另外一件事。这件事的前半段我刚刚已经说过了。不过为了加深记忆,我再复述一遍:中国是你们久林公司最大的市场。那接下来就是后半部分,请注意听。”

稍顿了片刻,胡杨才说道:“中国将开始实施黑名单制度。凡是登上了黑名单的国外企业,都会被限制或禁止参与政府采购。也就是说,上了黑名单,那中国就不再和你做生意。”

三隅高司冷笑着说道:“我们公司一直都很关注贵国的时事,从没有听说过有黑名单,更不知道有什么部门会管理黑名单。”

“现在是没有,但很快就会有。”

胡杨站了起来,隆重的介绍了罗鹏程:“这位罗主任,就会成为这个新部门的主管之一。”

给下属撑腰的时刻到了,罗鹏程不管愿不愿意都只能点头:“这个新部门还在筹备中。”

川岛辉站了起来,激动的说道:“我不相信。还从没有听过哪个国家设立黑名单这种东西。这有违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

胡杨一摊手:“没关系,你可以不相信。我也没打算列出证据,证明我刚才说的话。我只是阐述一个可能发生的事实,信与不信你要自己做出判断。”

“你这是……”川岛辉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但愤怒的情绪却是清楚的表达出来了。而同样的,中方领导这边也也有一些情绪,不过他们都稍微的克制了一下。他们有这样的反应,胡杨并不意外。他的本意也就是挑动日方代表的情绪。至于自己这边领导的情绪,那只是捎带脚。胡杨最后说道:“但有一点我觉的应该提醒你们。十年之内中国都不会出现在非国有的水电企业。一旦,我说的成为现实。久林公司就会失去整个中国市场。而失去了整个中国市场之后,久林将面临的是什么?我觉的你们应该认真的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罗鹏程很有默契的接口道:“我想今天的会议,就先到这里结束吧。我们明天上午十点再继续。”

说罢率先走向门口,胡杨自然紧随其后。很快会议室里就只剩下两个日方代表。沉默了半晌,三隅高司说道:“川岛君,我们要怎么做。”

长叹了一口气,川岛辉说道:“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了,打电话回总公司,这个头疼的问题让他们来解决吧。”

另一边,胡杨被几个领导围了起来。虽然还不至于兴师问罪,但一番教育是少不了的。什么自作主张啊,国际影响……胡杨全程保持微笑,所有教诲照单全收。罗鹏程没有第一时间给胡杨解围,怎么说也得给了那四位一点发泄的时间,不然心里会留下疙瘩。差不多半根烟的功夫,罗鹏程看火候差不多了便敲了敲桌子,说道:“小胡,说说你的想法。这次不许保留了啊。”

胡杨悄悄给了罗鹏程一个感激的眼神:“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能占便宜就占,占不到咱们自己也没损失。至于久林公司,对他们来说倒是真没有什么区别。除非短时间内能解决司太立合金的焊层的问题。否则等着他们的只有被收购和破产这两种结果。”

崔鹏最关的还是技术:“技术上有可能突破吗?”

胡杨说道。“这要看久林公司的董事会怎么决定。”

崔鹏不解:“不是应该是研发部门吗?怎么是董事会呢?”

胡杨解释道:“董事会决定要不要花钱从欧美购买现成的专利。这可以立即解决问题。但那可是一笔大钱,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拿出来的。”

李兴友问道:“那咱们就不能也起诉久林吗?”

胡杨点头道:“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其实诉讼还真拿他们没什么办法。在国内起诉当然没问题,但结果日方不会承认。弄不好还会上升到外交层面,那结果怎么样还不好说。而在日本起诉,那是人家的主场。就算咱们能在日本找到代理机构起诉,并且被受理,然后日本地方法院秉公审判,判了咱们赢。那人家还是可以上诉,然后走复杂的程序。有心拖的话,几年都有可能。在人家本土他们拖得起,咱们可是真的拖不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