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非遗传奇:彩灯缘未央 > 第二十二章:以诗做灯

第二十二章:以诗做灯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一步敲定,她就着手第二步,也是最耽误时间的一步——大量翻阅古诗词。为此,她从刘文君那里借走了好几本诗集,只要有空就翻翻,寻找心仪又合适的诗词句。“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砌花含露两三枝。如啼恨脸……”两日后,当她读到这首出自五代十国的词人顾敻的《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时,眼前忽然出现了一幅画面——朦胧的月光透过垂帘照进房中,伴随着阵阵晚风,吹动了翠竹,闺中人倚着屏风,黛眉紧锁,眼含愁。台阶上三两枝花朵沾着露珠,就像她带泪的脸庞满含着怨恨……“这不正是多情空留恨吗?”

明雪立即读懂了这首词的含义,也感同身受。尤其是这几日,与刘文君接触越多,对他的感情就越深,每到夜深人静时,燥热难耐,她便会起身来到窗前吹风,望着刘府的方向释放自己的情感。时而怡悦,时而又低落,患得患失,亦如这首词里的女子那般,双黛愁……片刻后,她就磨墨提笔,将“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这句词画了出来。紧接着,她还是用剔除焦墨的画法,完成了灯面。不过,她不想再按照“夜如昼”的制作工艺来完成这盏灯,而是选用老明家的独特工艺——海市蜃楼。通过折叠灯面,造成一种视觉立体感,再借由火光的折射,以及插在灯座上的活动中轴,让画面“动”起来。尤其在晚上,火光映照着画面上的月亮,仿佛月光真的来到了灯笼上,让画中的女子更显逼真,就连她眼角的泪滴也仿佛随时会掉落一般。“就叫你‘眉间愁’吧。”

明雪对自己做的这款灯非常满意,遂取名“眉间愁”,挂在了自己的窗前,还舍不得拿去铺子卖。望着灯面上眉间染愁的女子,她感觉那就是自己,思念着尽管相隔不远,却难以触及的那位郎君。“若我爹和弟弟还在世就好了。”

她忍不住哀叹道2。如果家中有男子,她便不用牺牲自己的婚姻和爱情来保住“花灯明”。带着这样的愁绪,她又翻开了刘文君借她的诗集,继续寻找灵感,同时发泄心情……“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就在桌案上的烛火即将燃尽之际,她终于找到了另一首能带给她画面的诗句,来自唐朝诗人司马扎的《宫怨》。这是一首典型的讲述宫女被幽禁深苑,葬送青春的古诗,尤其是最后这两句,通过描写落花零落,随水流逝的景象,来展现宫女青春空逝的痛苦与悲凉,宫花并非不美,但年年自开自落,无人观赏,最后只能无声无息地凋零,飘入御沟随流水。虽是感叹宫女的凄惨命运,但却符合明雪此时的心境。祖母期望她接过父辈的责任,让“花灯明”薪火相传,铺子里的伙计们也眼巴巴地盼着她能代替父亲让铺子的生意蒸蒸日上,让他们能丰衣足食,可却无人在意她想要什么。她不过二八年华,还未享受花开的爱情,就要肩负起养家的重担,还要和不爱的人成亲生子。一想到孝期一过,章道明便会正式入赘,她的心忽感沉重,眼泪不禁缓缓流下,瞬间觉得自己就是这首诗里的落花,无人观赏,只能静静地凋零……她吸了吸鼻子,随即拿起笔墨纸砚,一口气将“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这句诗画了出来,又连夜制作出了一款花灯,取名“花逐泉”。虽然这首诗是落花随水流,但她稍微改动了一下,就变成了落花逐水,从被动的命运变成主动,尽管最后可能依旧是一场空。她没法在现实中反抗命运,只能寄情于画中,最后把心底的秘密藏在灯里……“眉间愁…花逐泉…好美的花灯!”

不久后,明雪整理好心情,就让铺子里的工匠按照自己的制作流程,把这两款花灯批量制作,一经贩售,就被一抢而空,成为富顺女子最追捧的两款花灯。兴许是女人间的心有灵犀,许多来买这两款花灯的女客人都能感受到明雪想表达的用意。其中一位熟客还凑到明雪身旁,打趣探问:“明老板思春了?”

她一怔,发现章道明和刘文君都站在不远处,一左一右,正看着她。她抿了抿唇,低着头说:“哪有?不过是觉得这两首诗词很有意境,便画了出来,用作灯面。”

说完,她抬眸偷瞄了一眼刘文君,却见他已然走远……“哎!”

看到这里,明亭停下来唉声叹气,“想必,花逐浪代表着你和邻居大哥吧?”

她反复欣赏着明雪画下来的样图,始终觉得差些什么,远不如明雪用文字表达这两款灯时的效果。“不晓得檀朗他们能不能按照明雪记录下的制作流程模仿出来。”

想到此,她拿出手机,连图带文字一起拍了下来。就在她放下手机,准备翻看下一页的时候,蓦地回想起消失的那几页。“我不小心洒下矿泉水,把字弄花了,就莫名其妙少了几页,要是…我写上几个字上去,又会出现什么?”

她突然萌生出了一个大胆的念头,旋即从明丁丁的书房里翻出许久没用的笔墨,捯饬一番后,用笔蘸上刚磨的墨汁,颤抖着手,在空白处加了一句诗:“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