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非遗传奇:彩灯缘未央 > 第三十七章:从祖先那里讨经验

第三十七章:从祖先那里讨经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五代传人…2019年11月,龚扇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难怪搜‘竹丝’会跳出关于龚扇的介绍,只不过前者是假竹子,后者才是用真竹子做的。”

明亭解颜而笑,继续查看关于龚扇的介绍,以进一步了解这项新加入非遗家族的自贡民间工艺。资料显示,龚扇是在清朝光绪年间出现的,四川省自流井(今自贡市)的制扇艺人龚爵五编成细篾竹丝扇,有“福禄寿喜”等字形,或“喜鹊闹梅”图呈现于扇面,广受欢迎。到光绪未年,四川“劝业道”周孝怀主张振兴百业,在全省评选优质手工艺品,龚爵五编的竹丝团扇和成都卤漆、梁平竹帘一起获奖,让龚扇名声大噪。而让龚扇闻名遐迩,获得“龚扇”之名的,则是靠着龚爵五的儿子龚雨璋的鬼斧神工。据说,一位巨商拿来一幅张大千的仕女图,要求龚雨璋在画中人手执的纨扇扇面上隐现仕女秀美的脸蛋,在他锲而不舍地尝试后,最终九转功成。“扇面质薄如绢,柔似绸绫,光滑如镜。正面对光看,扇面现白色,花鸟人物忽隐忽现;向左侧视,花纹闪青色,树叶现白色;向右侧视,花纹现白色,树叶闪青色…这么神奇?”

读到这里,明亭立即产生了一种想拥有一把龚扇的冲动,同时,她似乎找到了明雪做的竹丝灯笼与龚扇的共同点——薄似蝉翼。还有独特的透光性。明雪描绘出的竹丝花灯让“海市蜃楼”的效果更绝,而龚扇的三面视觉差异,也从侧面反映出其玄乎绝妙的透光显影效果。“竹丝造不出来了,龚扇不还在传承发扬吗?”

明亭一拍大腿,眼前柳暗花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