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我在唐朝做暴君 > 第13章 呐投名状

第13章 呐投名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三个儿子肯定会牵扯到立储,帝位之中。如果,今天跟李恪结拜,就算是真正的生死与共。但是,在他的内心里都希望自己的兄弟们能够过的好好的。所以,不等李恪说话,便抢先道:“大家都是兄弟,何必在意那些虚礼呢。”

听秦怀玉这么说,柴哲威有些不悦道:“秦大哥这话就不对了,兄弟是兄弟,可结拜怎么能说成是虚礼呢。难道当年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也只是一些虚礼不成。”

然后,目光看向李恪,说道:“我看是秦大哥不屑与我们这些纨绔子弟结拜吧!”

秦怀玉被柴哲威驳斥的哑口无言,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反驳。其实,柴哲威又何尝不明其中的道理呢?也许,尉迟俊还小,有些事情他不明白。但是,像李宗、程怀亮等人自然也听的懂秦怀玉言外之意。只是,他们没有秦怀玉这般的顾虑,多年的兄弟情义让你们决定了要不愧余力的支持李恪。所以,在柴哲威对秦怀玉说出这样的话时,他们竟然出奇的没有指责他。李恪明白柴哲威的用意,这样突如其来的好事让他有点恍惚,毕竟他只是想跟大家拉拉关系,能拉到自己阵营了最好,拉不过来也要保持兄弟关系。没想到会发展成如今和大家结拜为兄弟的程度,只是他也明白秦怀玉话中的含义。所以,不想强人所难,又不想错失如此良机,也选择了沉默。秦怀玉知道刚才他说出那样的话,大家对都他有看法,但毕竟是兄弟,不好强迫他,才会选择沉默。略一沉吟,便开口道:“既然,众位兄弟都有如此诚意,我秦怀玉怎么能视而不见呢?”

他这话一出,最先反应过来的是柴哲威,他一施礼,对秦怀玉道:“还请秦大哥恕罪,小弟也是一时情急才说出那个的话的。”

秦怀玉报以微笑道:“哲威说的哪里的话,是我多想了,这么多年的兄弟情义,还有什么比这更珍贵的东西呢?”

柴哲威也微微一笑道:“其实,我一直就想高攀高攀三哥这个大唐的王爷呢,今天终于等到机会了。”

说完一推身边的李宗:“是不是啊,小宗?”

李宗被柴哲威这么一问,也回过神来,但嘴上却道:“谁知道你怎么想呢?”

李宗如此说也没有错,毕竟站在这里的每个人都是开国功臣之后,他们都有继承父辈爵位的权利,将来都是国公级别的,对于跟一个王爷结拜就说高攀是无稽之谈。程怀亮见大家没有任何意见,结拜的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吩咐身边的随从在后院教场摆好贡品和香炉。李恪看着眼前的众人,突然想起投名状的情节来。在唐朝是没有投名状一说,投名状一词源自《水浒传》。在古代是忠诚之征,意思是加入一个组织前,以该组织认可的行为表示忠心,其所谓“但凡好汉们入伙,须要纳投名状。”

大意是指一个人在进入绿林时必须签署的一份生死契约,有了“投名状”便落草为寇,而摆脱“投名状”的方法只有接受官府的招安,这一条路了。李恪他们不似绿林好汉,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一结拜意味着什么。所以,他们的结拜跟投名状相比有过之而不及。李恪,秦怀玉,程怀亮,柴哲威,李宗,尉迟俊六人来到教场一字排开,每人手里挚三炷大香,高声道:“苍天在上,黄土为证,今日我李恪、秦怀玉、程怀亮道、柴哲威、李宗、尉迟俊。”

李恪高声道:“纳投名状,结兄弟谊,死生相托,吉凶相救,福祸相依,患难相依。外人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兄弟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

五人听道李恪的誓言,不由心潮澎湃,齐声喊道:“纳投名状,结兄弟谊,死生相托,吉凶相救,福祸相依,患难相依。外人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兄弟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

三拜之后,将手中的香插进香炉。按照岁数,秦怀玉为大哥,程怀亮为老二,李恪排行第三,柴哲威第四,李宗老五,尉迟俊为六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