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支教五年,大隋统一地球村 > 第五章 活字印刷术

第五章 活字印刷术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先生,这牛顿是何人?”

“先生,何为艾克斯?何为歪?这艾克斯、歪又和雉兔同笼有什么关系?”

“先生先生,这氢氦锂铍硼又是什么?”

“……”

杨昭彻底化身十万个为什么,跟在秦浩身后,左问一句又问一句,三天的时间,教材没写出来,问题倒是一大堆。

无视身边的好奇宝宝,生无可恋的将饭菜吞进肚子里,秦浩将手中碗筷猛地一摔,道:“我受不了了!”

声音之中,充斥着不耐烦。

纵然杨昭是太子爷,面对盛怒的秦浩也只能闭嘴,直到察觉到秦浩的怒气开始下降,这才怯怯的开口,道:“学生愚钝,惹先生生气,请先生责罚。”

“责罚?责罚个屁!”

老杨大哥的四个儿子,长子谦卑有礼,二子无法无天,三子有气无力,四子奶声奶气。虽说老师都喜欢谦卑听话的学生,但杨昭有些过于谦卑了。

“我不是冲你,而是冲这饭菜!我说老弟,你们整日里就吃这?除了烤,就是蒸,要不就是煮,难道你们不吃炒菜的?”

“就算你们不给我吃炒菜,菜里总得放些调料吧。”

秦浩叹了口气,感觉有人在针对他。

如果说之前他重伤未愈吃的清淡还能忍,现在他都已经活蹦乱跳了,每天吃的菜还是那么索然无味。

这几天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

看着那由御厨精心炮制的饭菜,杨昭讪讪一笑。

父皇为了照顾先生,特意将跟随他数年的御厨调了过来。田御厨做的饭菜,实乃人间美味,莫说是普通人,就算是身为太子的他,想吃也全看运气。

“先生,这已经是我们这里最好的饭菜了,不瞒先生,这样的饭菜,连我都鲜有机会能吃到。”

“就这破玩意,在我们那连猪……”话到嘴边,秦浩赶忙守住,无奈的叹了口气后,继续说道:“你还是给我找口铁锅吧,我自己下面条都比这个吃的带劲。”

“先生若需要铁锅,我可以安排铁匠打造。先生口中的面条可是汤饼?”

杨昭又生出好奇之心。

汤饼!?

拍了拍额头,秦浩只感觉天旋地转,有气无力的回道:“对,就是你说的汤饼。我真怀疑你们是不是和社会脱节太久了,汤饼这都多少年前的叫法了。”

古时,面食统称为饼,因面条要在“汤”中煮熟,所以又叫汤饼。早期的面条有片状的、条状的,类似于今天的面片。

“好,今晚准让先生吃到汤饼。”

有了杨昭的保证,秦浩也算松了口气。这位年纪和自己相仿的学生虽然性格温和,但行事稳重,答应的事必定能做到。

解决了吃的问题,秦浩把心思收回:“牛顿是英国的著名物理学家,X和Y是数学符号,以后你还会用到其他符号。氢氦锂铍硼都是……”

“英国是什么国?”

杨昭继续追问。

“额,等你以后学了地理,我再告诉你。”

顿了顿,秦浩继续说道:“现在咱们进度有点慢,之前麻烦木匠雕刻的印版可曾做好?咱们一边学习,一边梳理教程。”

按现在的进度,只怕至少也得两三个月才能把教程编好。为了让学生能早日上课,昨日秦浩特意劳烦木匠将这几日杨昭做的笔记制成印版。

至于打印机啥的,秦浩直接不抱希望了。毕竟连电都没通的村子,怎么可能有电器?

“先生,怕是还需要些时日。”

杨昭瞧出秦浩表情中的疑惑,赶紧解释道:“先生想要将弟子的笔录印刷成卷,木匠必须先将学生的必须整体刻板,然后……”

“等等,整体刻板?”

秦浩打断杨昭的话。

整体刻板?雕版印刷?

是木匠淳朴,还是杨昭太傻?

“都什么年代了,你怎么不试试活字印刷?”

“先生,何为活字印刷?”

杨昭有些不理解,但不知为何,活字印刷这几个字仿佛有着极大的魔力一样,让杨昭忍不住开口。

“我这没有印章,就用桌上的碗筷给你演示一遍。”

说着,秦浩摸索着碗筷摆在桌子上。

“一根筷子在上,碗在中央,另外一根筷子在下。如果是整版,需要整块雕刻筷碗筷。若现在我需要碗筷筷的排列,又要重新雕刻。”

“如果把碗、筷分别制版呢?”

简单的几句话,杨昭顿时愣在原地!

原来,印刷还能这样!

在杨昭的认知中,书籍的印刷方式就是用泥板或者模板雕字,每印刷一页,就要雕刻一块板子,不仅耗时,还不利于储存。

若是将整块的模板分开,将一个个字刻成版,再按照文章顺序排版,节约了成本,减少了人工。

“这么简单?”

杨昭难以置信!

他无法想象,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何没有人想到。

“若按先生之法,只需学生将学生认识的文字一一写出,让木匠雕刻成版,再按照先生所需排版印刷即可。”

突然,杨昭再度愣住了!

这样岂不是能大大减少印书的成本!

书籍的价格降低,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寒门学子能够有书读,父皇针对门阀世家的布局才会真正发挥影响!

先生不愧是父皇都认可的高人!

随便一句话,就是国之重器!

“今天先让木匠把我首日让你记录的内容印刷出来,另外你在帮我找些细砂、粘土,石灰来。今晚上咱兄弟俩加个班,做块黑板出来。”

“是,先生!”

……

“这是啥纸?”

夜晚,秦浩接过杨昭送来的1.0版教材,当即眉头紧皱,这纸的手感,有点不太对啊。

“回先生,此乃黄麻纸!”

黄麻纸发由东晋著名的医药学家葛洪发明。

曾经风行于晋、唐,尤其是寺庙、衙门等处,使用者众多。黄麻纸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的第一张染色加工纸,在造纸技术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因能长期保存,唐、宋时期的文书、经卷等多用黄麻纸。

“真搞不懂你们是穷,还是有钱。杀鸡用牛刀!你们这个技术,放在外面,很值钱的。”

黄麻纸的制作工艺已经失传,后来经过文化专家和各界社会力量,黄麻纸才重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

如此珍贵的黄麻纸,却被他们用来印教材。

“算了,黄麻纸就黄麻纸吧。告诉你那几个弟弟,明天咱们开始上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