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采云作剑斩明月 > 后浪逐今

后浪逐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龙骨解开束缚,轻轻坠地,发出一阵金属敲击的乐声。

在它坠地同时,林戊感觉有一阵灼热划过身体,如暖流扑来即去,不过片刻,身上乏力饥渴之感一扫而除,似是吃了什么灵药。想来是龙骨神效,能让人焕发生机。按铁链上文字所说,龙骨原本是在晶矿莲台上的,不过自己四处观看,并没有找到莲台,想来是不知何时被毁掉了。只好找了块晶石较多的地方,把龙骨抱起放到上面。

一切做完,林戊回头去找本心剑,想把此剑装回木盒归于原处。拿起木盒却发现木盒沉重,手指一敲,木盒竟有两层,只是结构精巧不易看出。他运上内功指上发力一敲,第二层即被震开,里面零落掉出几块玄铁片,拿起一看,每一片正面都记载了一式剑法,而背面则是对应心法。第二层木盒里也刻有一行小字:

凡使我本心剑替龙骨解脱枷锁者,可传我剑法真经。洞中出口封闭,唯有习得剑法,方可用剑招击破石壁而出。洞中之物,既与汝结缘,汝可代为保管。日后自有大用,切记切记。

林戊不禁凄然一笑,自己早年使剑成名江湖,后弃剑境界停滞,甚至不如自己手下败将海清子,如今果然又要靠剑方可破局。

他翻动手中铁片,却觉上面所载剑法,极为深奥涩晦,自己之才学,字形字意虽能读懂,但理解起来犹感艰难。正面所绘剑招,其中蕴含并非仅有招式动作,而是剑意,这尚是自己所学从未涉足过的境界。若要领悟,恐怕要花不少时间。

抬头看洞中墙壁,见晶石交错,交互映射中生出七彩炫光,红蓝青紫,美轮美奂,刚才点燃的火堆正慢慢熄灭,只余点点火迹,洞中光亮却丝毫不减。想来是洞中晶石有吸赦光线之能,如夜明珠一般功效。

洞中物资颇多,龙骨所蕴含灵气,可让他不用担心饥渴。林戊盘膝而坐参悟了半晌剑法,仍难解其意。他想到数百年前武学或与如今大不相同,决定先翻阅木箱中所藏武学。

金都太子奥瑄当年收集这几箱武学书籍是用来以备国难,其中所著都是上乘武学,丰富无比,含括当时各门各派之长。显是使君王之力费了一番功夫。其中《明萤神功》《无灭增心法》《两仪剑诀》等武功更是极为优秀。

这些数百年前的武学,即便和昆仑今日武藏相比也毫不逊色各有千秋,也不乏有流传至今日的《无量神掌》《五行生诀》等。林戊一人居此洞中,自己既出不去,别人也进不来,无琐事可做,不受困扰。于是每天研读武学秘籍,经书,修炼。累了,就睡上一觉,醒了,就继续。随着对箱中武藏理解渐深,铁片中剑法所含深意,也慢慢明了。

这日,他终于理解透了第一块铁片中的剑意,选了龙穴外一处石洞试验此招。心意流动,手中本心剑居然发出清脆的剑鸣声。

剑未动,意先发,一道剑气迅雷一般撞向墙壁,其势如万马奔腾,以墙壁之坚硬,也被劈出一个巨大的豁口,深约数丈。使人观之心惊胆战。

这正是铁片中所记剑式中的“破城式”。林戊有感此招威力巨大,也惊觉自己内力在龙穴之中因龙骨灵气增长迅猛,早已非夕比。但此招一出,竟仍觉内力所剩无多。看来自己若想把十片铁片上的剑意完全领悟,仍需多年苦功。

自今宵古出洞数日后,江湖中人有感当日紫阳道人传经之恩德,招来技艺精纯的工匠,在天雷所辟的洞口处立了一块巨大的石碑,上刻“紫云仙窟”。

自后,江湖中常常有人来此处,他们听闻当年紫阳真人传经事迹,或是供奉朝拜,或是往里深探,妄想从洞中寻得当年紫阳道人所留痕迹,以窥仙姿。

江湖人所求,自来如此。

随着时间推移,无数人无功而返后,紫云仙窟也渐渐静寂。今宵古当日自得《阴阳归藏经》后,装作若无其事,和众人一起在洞口又守了两日,打过招呼,启程回仙霞派。

他那黄马这些日和其他人的马一起被托管给随大门派来的小弟子,自己又没提前打赏,马这些日只是吃了点杂草。看起来比来时更瘦更老。等牵过马后,负责帮他照料的青城派小孩伸手要钱,他一摸身上,尴尬不已。只好把自己随身携带一对镔铁刺抵给了对方。看马的小弟子黑着脸接过双刺,方才把马给他。

今宵古此时和初入洞早已判若云壤,内力武功经《大日紫阳真经》加深后,早非普通江湖高手可比。现今就算是要称霸江湖,也未任何人可以阻他。但他生性平和,又小心谨慎甚微。一心所想不过是壮大门派,并不多生事端。骑上马后,揣摩着归藏经经文,振旅而归。

时光如逝,光阴如梭。

茫荡山上的古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而立在原来洞口的石碑,周围的新石也慢慢生出了杂草。

紫云仙窟洞前,有一头发蓬乱衣着褴褛的持剑壮士走过。他抬头看了看洞前所立碑文,过了一会儿,方才离开。

山路小道,有几个穿着统一服饰的凶悍青年拦住壮士去路,原来是看上他手里的剑,要他把剑留下。

但壮士并未理睬,而是身形一晃,那几人只觉一阵恶风扑面而来,慌忙伸手遮住双眼,再一瞧,壮士已不见踪影。

这一年,是天武历二百八十二年。

昔年中洲光武皇帝在时,扫清六合,征讨八荒,德武兼施,利益万民,攻无不胜,战无不利。至光武三十七年,天下尽获,世间沃硕之处皆在疆土之中,遂一生志愿完满。

随即遣散军队,还归长安。推行人治,建设律府,取消赋税,以商养政,颁天武历,天下大兴。再无争杀抢掠,屠城清户之举,少了孤儿寡妇泪,亿万生灵安居乐业,生生不息。天养万物,万物益天。

自征战军队解散后,军队编制虽仍有,却已是少数,唯当地政府不可管控之时方能应用。于是滋生了各大武林门派的成长,涌现出无数新兴门派,刀客剑手。但门派本意是为解决国境中所有非常之事。无法自行生长,乃是受各地商政府会所需,被政府民众扶持而成,为政府所效力。

而来,已经两百多年矣。

今日正逢五月十五,距离当年江湖众人齐聚茫荡山那次盛会,已过去了十六年。这些年来江湖发展远较此前二百年为巨,全因当年所在洞前的那群江湖人士,因得传《阴阳归藏经》,回归门派后,数年之间个个大放异彩。

江湖也借得此经之深奥渊博,武学道统更为光大。境界修为亦不断攀升。其中虽因天资所限,多数门派未能得全原文,但裨补阙漏,汲其所长,仍各有进益。

只是江湖本不平静,如大厦高筑,狂风亦随之而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