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大明:燕王长孙,开局教朱棣起兵 > 第31章 兄弟反目!你才是白眼狼

第31章 兄弟反目!你才是白眼狼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话一出,众勋贵们的脸色纷纷变了。大家并非没想通这一茬,只不过只有徐增寿明晃晃地说了出来。“你在胡说八道些什么?莫要在此非议陛下!”

徐辉祖皱眉望着他,对徐增寿突然出的风头极其不满。但一旁的李景隆却笑着打了个哈哈:“徐兄不必着急,反正这里也没外人……”他环视一遭,笑着道:“不会有人把咱们的话,偷偷报告给陛下和那些文官吧?”

虽然是在笑,但所有人都能听出其中的威胁之意。“谁要是这么干,咱就让他再无容身之地!”

砰的一声。拍桌子大喊的是李景隆的弟弟李增枝,现任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勋贵们见徐辉祖都不再说什么,便纷纷跟着表态。李景隆却笑着看向了坐在角落的一个老者。“郭四爷,您看咋样?”

众勋贵们纷纷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武定侯郭英。在座最老资格的勋贵。郭英乃是大明朝的开国功臣,也是唯二能活到这个时候的开国勋贵之一。另一位长兴侯耿炳文当下正在辽东镇守,而这位本来也在外领兵,却在前年被御史弹劾了回来,建文登基后也一直未曾外派。“哼~”郭英从鼻子中出了口气,似乎对李景隆叫他有些不满:“李小九儿,你们商量你们的就行,不用管老头子我。”

“那就多谢四爷了。”

李景隆嘿嘿一笑,对他置身事外的旁观态度并不在意。其他勋贵也是如此。郭老侯爷能从恐怖的洪武晚年活下来,自然有一套行事标准,也无须强求,只要他能保密便好。徐增寿见在场众人都是这种态度,便对着徐辉祖一笑,继续道:“既然陛下想借此拿捏咱们,咱们就让他快点做决定,不管是按齐泰的,还是按黄子澄的,只要早一天做了决定,这流言就能早一天平息……”他环视了一眼在场的诸多勋贵:“咱们也能早点脱身,少些麻烦。”

不少人都听出了他话中的未尽之意,面色微变。沉默了片刻后,江阴候吴高突然道:“既然如此,那咱们是按哪个来?”

徐增寿看了他一眼,突然一笑:“侯爷既然都这么问了,想必就是心里有答案了。”

吴高的亲妹妹便嫁给了齐王朱榑,如今作为齐王妃被囚在京。而前阵子被逼自焚的湘王一家,和吴高同样有关系,湘王妃是吴高的亲叔叔、靖海侯吴桢的女儿。勋贵们心里门儿清,两个妹妹一死一囚,心中肯定有怨,若说这阵子的流言,吴高没有在暗中助力,那是谁也不信的。吴高咬了咬牙:“那就顺着黄子澄来!”

徐增寿闻言也笑了出来,转头对勋贵们道:“江阴候的话也是我想说的。”

徐辉祖盯着他眉头紧蹙:“老三,你今天的话有点多了!”

徐增寿根本就不理他,继续道:“咱们可别忘了,人家从头到尾都是一家人,咱们外人还得劝和不劝离。”

“就拿我那大外甥、燕王世子朱高炽来说,洪武年间他在京师上学的时候,你们也都知道,他和当今陛下关系有多好!”

“等以后燕王护卫被削,他继了燕王位,咱们陛下再为了挽回名声,和朱高炽亲兄热弟起来……”徐增寿嗤笑一声,环视一遭:“那之前从中作梗的就成了离间天家骨肉,到时候谁能有好下场?”

勋贵们面色纷纷一变,以他们对朱允炆的了解,这种事非常非常有可能发生!“住口!”

徐辉祖猛然站起身,满脸寒霜:“老三,这也是你能说的?”

他气冲冲地走上前,拉着徐增寿的胳膊:“走,跟我回家!”

徐增寿却猛然退了一步,快速把他甩开,盯着他不言语。徐辉祖死死盯着他,深吸一口气:“徐增寿,你知道你在干什么吗?是不是他们三个让你这么说,把他们放回北平?是不是朱高煦?”

徐增寿冷笑一声:“我做什么,也比你什么都不做强。”

“再说了,这三个人在家里住了这么久,惹这么多麻烦,我想送他们走还有错?”

徐辉祖闻言,面上当即升起一抹怒红,不顾场合的怒斥起来:“徐增寿!大姐当初对你那么好,现在外甥在这住几天,你就不耐烦了?”

“你不要当个白眼狼!”

在场的众多勋贵也不着急谈正事了,眼中八卦之火熊熊燃烧。啧啧啧~这一家子的情况,有点意思啊!以前还不知道,魏国公家里这么精彩。但徐辉祖不说还好,一说这话却把徐增寿激怒了。“你还说我是白眼狼?三个外甥留在京城这么久,你真正管过他们?”

“朱高煦和朱高燧闯了祸,不都是我和二哥给他们擦屁股?你在这装什么好人?”

他的脸涨成怒红色,指着徐辉祖:“大姐在北平都思念成疾了!我想把他们弄回去陪着大姐,难道不对?”

“反倒是你,一直想把他们留在这里,你又置大姐于何地?”

“我看你才是那个没良心的白眼狼!”

“你……”徐辉祖死死盯着他,紧捏着拳头,额头上涨起一条条青筋,有心想再说什么,但又顾忌到在场勋贵。最后只得一拍桌子,噔噔噔地离开了。在场的其他勋贵的眼中闪过一抹遗憾之色。这还没看够呢!怎么就走了?看着徐辉祖的背影,徐增寿大喘了几口气,仿佛终于回过神来,默默坐回了原位。“唉~”李景隆叹了口气,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但并未多劝,而是带着用警告的语气,又对勋贵们强调了一遍道:“再说一遍,今日之事都烂在肚子里!”

“公爷放心,俺们都知道轻重。”

“肯定的,肯定的……”勋贵们纷纷打包票。“行了,说正事儿吧。”

徐辉祖走了,李景隆自然成了当之无愧的勋贵之首。他轻咳了两声,接着道:“其实我也觉得江阴候和徐三哥说的有道理。”

“而且咱们从黄子澄那边入手,可比帮齐泰那个油盐不进、不知好歹的容易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